浙东学派解释_浙东学派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南宋時由浙東人組成理學學派。主要有融合朱陸主張經世致用以呂祖謙為首金華學派;有倡導事功批評心性之學以陳亮為首永康學派;有重視社會政治以葉適為首永嘉學派。 清初由浙東人組成史學學派。主要人物有黃宗羲、萬斯大、萬...

http://hanwen360.com/c/77.html

何承志_二、“温病”是“伤寒”之延续----推崇“轻可去实”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何老认为从学术渊源上“温病学派”是“伤寒学派”之延续从辨证和治疗上讲“温病学派”又发展了“伤寒论”。何老治热病擅用时方推崇“轻可去实”。盖以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唯用辛凉轻清之剂方能疏散风热宣畅肺气常选清水豆卷、银花、连翘、桑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echengzhi/474-3-2.html

气功产生和发展简史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古代哲学一大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代表著作《道德经》中写有:“虚其 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内容除了反映老子哲学观点也讲述了练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39.html

温病本气篇导言_《圆运动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自来治温病以新感与伏邪为两大原则。吴鞠通《温病条辨》谓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个气化圆运动即以形质而论亦曲折重叠并无直中道可行。所谓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1.html

医海沉浮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产生提供了良好机遇。从两大学派学术成就来看代表着自晋唐以来医学发展两大不同趋势。 “永嘉医派”在学术上有鲜明特色陈无择发挥和创新了致病新“三因”学说强调了明确区分三种不同致病原因是治病求本关键。王硕主要是对众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8.html

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 温病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339.html

茵陈善治湿温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茵陈擅退黄疸众所周知《别录》谓其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也进一步阐述其清热利湿退黄之功。但茵陈尚有宣湿郁之功善治湿温病往往为世人所忽视。吴鞠通云:“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甘露消毒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82.html

中医七大流派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伤寒学派。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4.html

温病本气篇导言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自来治温病以新感与伏邪为两大原则。吴鞠通《温病条辨》谓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个气化圆运动即以形质而论亦曲折重叠并无直中道可行。所谓新...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90.htm

奚伯初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奚氏儿科学术思想主要受钱仲阳、朱丹溪、叶天士、吴鞠通诸家影响因儿科温病重于伤寒小儿纯阳之体适用于辛凉者多辛温者少。奚氏处方立法重在滋阴用药多主寒凉特别重视阴津保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便存一分生机。奚氏认为叶天士、吴鞠通持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bochu/578-2-1.html

共找到1,147,9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