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根浸酒主治产后虚弱,大便秘结,呕吐涎沫,头额冷痛,蛲虫搔痒。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吴茱萸根(粗者)1尺,麻子50克,陈皮70克,酒1公斤。 【制法】将吴茱萸根切碎、捣陈皮、麻子为泥,然后拌入吴茱萸根,用酒浸1宿后,慢火上微...
...味辛温。主温中下气,风寒上逆。止痛,散寒湿之痛。咳逆寒热,寒邪入肺。除湿血痹,辛能燥湿,温能行血也。逐风邪,开腠理,辛香散风通窍。吴茱萸味极辛,辛属金,金平木,故为驱逐肝风之要药。但肝风有二,一为挟寒之风,一为挟火之风。吴茱萸性温,于挟...
...(《拾遗》) 【释名】糜。 时珍曰︰粥字象米在釜中相属之形。《释名》云︰煮米为糜,使糜烂也。粥浊于糜,育育然也。浓曰,薄曰酏。 小麦粥 【主治】止消渴烦热(时珍)。 寒食粥(用杏仁和诸花作之) 【主治】咳嗽,下热气,调中(藏器) 糯米、...
...吴茱萸,味辛、苦,气温,大热,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入肝、脾、肾之经。主咽塞气不通,散气膈冷气窒塞,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痛,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因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
...宜以吴茱萸之苦热泄其逆气也.故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用之治厥阴病及温脾胃为对症之剂.然其为性.下气最速.肠虚之人.服之愈甚.又气上冲膈.多食冲眼.又脱人发.不可不知....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 像粥的东西:泥~。乱成一锅~。 古同“育”,生养。 古同“鬻”,卖。...
...辛苦温,小毒。拣去闭口者,否则令人躁闷。拣净以滚汤泡七次,去其浊气则清香扶胃,而无辛燥之患也。《本经》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发明 吴茱萸气味俱浓,阳中之阴,其性好上者以其辛也。又善降逆气者以味浓也,辛散燥热,而...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常用名』吴萸、吴于子。『产地』四川、广西、湖北、湖南等地。『采收季节』4~5月采摘。『炮制方法』拣去柄梗,筛尽灰尘,每10斤纯药用甘草半斤煎汁后,捞去甘草,加适量温水...
...气味辛温,有小毒。主治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吴茱萸所在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叶似椿而阔浓,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八月结实累累成簇,似椒子而无核,嫩时微黄,熟则深紫,多生吴地,故名吴茱萸。九月九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