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四_《卫生宝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医罗先生.学于东垣李君.源流于易水张君.其道大行.惧夫二君之传久而泯没也.集录铨次而刻之梓者.非一编矣.暇日携成书四帙见示.而曰且将板行.一序毋吝.翻而阅之.曰药误永鉴者.知前车之覆.恐后人蹈之也.曰名方类集者.古今之方.择之已精.详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ishengbaojian/632-6-0.html

《负暄野》在线阅读

...宜用笔尖,持论甚详。言诸家书格者七则。下卷言学书之法者四则,言笔墨纸砚者十二则,俱甚精到。此书《宋史·艺文志》不为著录。此选自《知不足斋丛书》,十四则,不分卷次。 总论古今石刻 古者金铜等器物,其款识文字皆以坯冶之后镌刻,非若今人就范模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02.html

古今接轨论的意义_【中医宝典】

...“古今接轨论”为刘渡舟教授首先提出,是指古方(经方)与今方(时方)合用的一种理论。 经方与时方合用虽古有先例,但临床应用并不广泛,古人及现代文献对经方与时方合用的意义也较少论述。了解古今接轨论的意义,首先明白经方与时方的含义。《中医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94.html

《症治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86.htm

《症治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书名。一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为《脏腑图说症治言合璧》(又名《中西医粹》)的一部分,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皆注明出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63.htm

唐慎微 简历_【中医宝典】

...,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为唐氏编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增广见识,提供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5.html

凡例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 是书之编,目曰《古今医统》。撰取历代医源,肇自羲皇,流于斯世,翰衍相承,其来尚矣。凡圣贤立法制方,足为天下后世准绳者,今悉考其事迹,例于卷首,俾后学得以溯流穷源云。· 诸名医史书所载及出各家文集,学本《内经》,方法醇正者,之无阙。若...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1.htm

补气养血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瓤)、香附(炒)、砂仁各等分。【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妇人小产气虚,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回春》卷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医原着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补气养血汤【处方】生黄...

http://zhongyaofangji.com/b/buqiyangxuetang.html

自叙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数病于一人之身.其更改无尽.医之法于是乎几穷.盖以法也者.不过梓匠轮舆之规矩病不根据规矩以为患.医第循规矩以为治.常者生焉.变者死焉.转恨医之法未备也.不知法岂能备.在乎用法者之巧耳.闻之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4-0.html

《开元释教》在线阅读

...,《续大唐内典》一卷,《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集诸经礼忏仪》二卷。 本内容分两大部分,一为总,即总括群经。二为别录,即分别乘藏。 一、总。以译人为主,分十九个朝代出译的经籍记录。第一卷后汉、魏两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16.html

共找到192,2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