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86.htm

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10.htm

〔缺盆〕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陷者宛宛中。是阴维、任脉之会。主咳嗽上气,肺痈,喉热疮,不得下食)。兼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灵枢曰∶手阳明之脉,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入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又曰∶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又曰...

http://qihuangzhishu.com/729/50.htm

〔咽〕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少阴心经(灵枢曰∶手太阳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又曰∶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是动则病咽干心痛,渴而欲饮。沈承之曰∶挟咽旁,属手少阴心、足太阴脾经之会)。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足少阴所生病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29/35.htm

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目睛〕 十三、〔瞳子〕 十四、〔目眶〕 十五、〔目内〕 十六、〔目锐〕 十七、〔?〕 十八、〔鼻〕 十九、〔?〕 二十、〔颊〕 二十一、〔耳〕 二十二、〔曲颊〕 二十三、〔颐〕 二十四、〔人中〕 二十五、〔〕 二十六、〔唇〕 二十七、〔...

http://qihuangzhishu.com/729/index.htm

〔耳〕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端正。注∶牙车,即颊车穴也,在耳下曲颔端陷中。耳偏高者,肾偏倾;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玄珠曰∶耳薄而黑或白者,肾败也。罗谦甫曰∶夫耳卒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抟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邪相抟,...

http://qihuangzhishu.com/729/25.htm

诊脉篇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恶寒,腹不和而液,此内外两伤也。素问又曰∶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阴阳别论篇)。又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通两尺脉而言,季胁近肾,尺脉主之),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23.htm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循行中,有的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于耳郭周围。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虽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地上达于耳。所以,灵枢·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13/34.htm

皇汉医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全书。原名汉方医药全书。日本·栗原广三撰。吴嘉博译。前列总说,以下分五部论述,即汉方医术发达史、病理解说、药理解说、药剂解说、处方解说。作者联系哲学、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医药等发展的历史,分析中国医药学,并介绍汉方医药流传日本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68.htm

皇汉医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全书。原名汉方医药全书。日本·栗原广三撰。吴嘉博译。前列总说,以下分五部论述,即汉方医术发达史、病理解说、药理解说、药剂解说、处方解说。作者联系哲学、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医药等发展的历史,分析中国医药学,并介绍汉方医药流传日本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00.htm

共找到484,4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