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之克伐,致成真病也。至于蒸变的生理现象若何,今简单书之于下。是婴儿出世后三十二日,必发一蒸,后即随之一变,变者变坚实五脏,蒸者蒸养足六腑,均为长气血而生精神,发身体而益智能也。盖婴儿之在胎元中,先生全身骨胳,继生全体气血。其五脏六腑,在...
...仲景伤寒正名十六种,其余发狂、谵语、郑声、结胸、痞满等症,皆系十六种正病传变所致,岂可概论作伤寒称之。...
...疟疾病原学检查: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血中的疟原虫抗原,dna探针检测疟原虫的核酸,或pcr法扩增少量疟原虫...
...目录 《中医痰病学》化痰逐瘀散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痰病学》:化痰逐瘀散结汤【处方】当归15-20克,白芍20克,蜈蚣10克,红花10克,牛膝12克,夏枯草15克,牡蛎15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主...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肩髃与云门穴连线的中点。主治肩臂疼痛不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本草备要》发一名血余补,和血发者血之余。味苦微寒,入足少阴、厥阴(肾、肝)。补阴消瘀,通关格,利二便。治诸血疾(能去心窍之血,故亦治惊痫),血痢血淋,舌血( 末,茅根汤服)鼻血(烧灰吹鼻),转胞不通(烧灰,服),小儿惊热(合鸡子黄,煎为...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肩髃穴与云门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主治肩臂痛不举。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应在发作开始(恶性疟)或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间日疟、三日疟)采血。 恶性疟初发时只能查到环状体,而配子体在周围血液中出现时间则在查到环状体之后10天左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