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液至1000ml充分混合。对苯醌与戊二醛及甲醛联合应用,即可阻止醛基对抗原的损害,又不影响超微结构的保存,故适于多种类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尤其是免疫电镜的研究。9.碳二亚酰胺-戊二醛(ECD-G)液试剂:0.05mol/L PB500ml...
...对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判断应持科学的慎重态度,要准确判断阳性和阴性,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必须严格对照实验,对新发现的阳性结果,除有对照试验结果之外,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要求用几种方法进行验证,如用PAP法阳性,可再用ABC法验证。必须...
...恶性淋巴瘤总的可分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与何杰金氏病两大部分。NHL的免疫功能分类繁多。总体上各类型的瘤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与相应的正常细胞标记相一致。但是由于瘤细胞的基因有变异,分化不正常,其抗原性也发生变化。因此瘤细胞比相应正常...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等(1950)建立,经过近43年的发展,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它与亲合化学技术如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
...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也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图1-7)。图1-6 大鼠腺垂体免疫组织化学(PAS法)示生长激素细胞(上海医科大赵培林教授供图)图1-7 免疫细胞化学(蛋白A-胶体金法)和原位杂交术示大鼠垂体催乳素细胞电镜像 N催乳素细胞核↑...
...向间叶样细胞表型的转移可能伴随角蛋白表达的下降或消失、致使某些梭形细胞癌仅可局灶性表达角蛋白,甚至有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不能检测出来。因此,遇到难以诊断的皮下梭形细胞肿瘤时,当角蛋白阴性、S100与波形蛋白阳性时,宜诊断为黑色素瘤;而只有...
...如使用抗HBsAg或抗HBeAg单克隆抗体,用ABC法检测肾小球中肝炎病毒抗原的存在部位和数量等。目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已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而成为分子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详见第二十章 )。这一技术在病理学...
...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诊断较困难,虽然电镜下所见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对诊断颇有价值,但需事先留取标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则可于HE切片鉴别有困难后再切片染色。低分子角蛋白如CAM5.2、CK5等及上皮膜抗原呈阳性,NSE、...
...组织学改变,一般特殊组织化学染色初步确定某一类肿瘤的可能。再从总体上先作LCA(白细胞共同抗原)与EMA(上皮膜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确定是淋巴瘤还是未分瘤。如果两者均阴性则应加作其他淋巴瘤抗体标记。因为LCA抗体在浆细胞瘤,T淋巴母细胞...
...1971年,Faulk 和Taylor首先将兔抗沙门氏菌抗血清与胶体金颗粒结合,用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此后,他们还把胶体金与抗胶原血清,植物血凝素,卵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轻链、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应用。1974年Romano...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