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之道_《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看在何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217-9-0.html

《内经》法对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内经》而进行。 “法”初期应当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方法之一诊脉动亦即“气”,正式形成诊脉动为主《内经》介绍给后A,后世法完全诊脉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宝藏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书,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学问。仓公起了承先启后作用。仓公在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便说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学看经验_【中医宝典】

...一、读书 首先要说明初时学习,必须将书读熟,王叔和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无头无尾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要领之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气之降也。应日至,去日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切实用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指南》称其为“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家之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道门《丹医秘授古法》故事_《丹医秘授古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廖育群:“汉以前法发展演变之源流”,《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4期,第193页。]。不知道在浩如烟海古今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3-0.html

《难经》成就和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汉末魏晋时人所以《难经》、《脉经》相距年代不应很远),使独取寸口成为近两千年唯一诊脉方法,所以无宁说《脉经》以来学家和法著作等,实际都是《难经》后裔。 《难经》对寸关尺新说亦个重大改革和突破。在《内经》上,虽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4.html

诊脉先分别大体_《圆运动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脉,须先定六脉整个大体。切不可先注意关脉怎样,寸脉怎样,尺怎样。先整个大体,出大体阳虚阴虚。阳虚者气润,阴虚者气枯。润者,无论何病,慎用阴寒药。枯者,无论何病,忌用阳燥药。又要出虚程度如何,方能决断用药。处方定药要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22-18.html

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指南。 现代研究破译了更多秘密 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交感神经,在神经支配下,平滑肌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内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改变了寸口形态、血流阻力,乃至组织血流量,形成28病脉脉象形态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书,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学问。仓公起了承先启后作用。仓公在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便说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共找到954,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