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法的合理性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后世法自《脉经》起已实行将近两千年,其间虽有补苴但发展变化不大,学术性的较大工作不过是对伪《诀》的考辨批判问题而已。 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氏在《辑要》中说的:“盖尝究之,从前书,叔和而降,支离散漫,殆天统纪,如元明数家,乃不过因循...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9.html

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辑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论着,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予以辨驳订正。卷一述作者研究之心得。认为诊须掌握六个要点:辨析相类之,对举相反之,熟悉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7.htm

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辑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论着,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予以辨驳订正。卷一述作者研究之心得。认为诊须掌握六个要点:辨析相类之,对举相反之,熟悉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49.htm

学看诊的经验_【中医宝典】

...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我所体会的,和仓公传上说的是一样。 十六、学脉诊要靠自己去体会 书上所指示的诊,方法诀窍很多,但都只是一个大概,是一些规矩。良匠授人以规矩准绳,不能使人巧。所以学习和锻炼诊,主要是全靠自己去体会,才能够领悟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2.htm

经络与色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的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诊法”、“色尺诊法”的提出,虽然《内经》对色、诊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诊的专论,但《内经》既然以诊经络为特点,在诊经络中色诊和诊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诊的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学校试 等试附)_《宋史》

...第一场问三经大义五道;次场方脉试证、运气大义各二道,针、疡试小经大义三道,运气大义二道;三场假令治病法三道。中格高等,为尚药局医师以下职,余各以等补官,为本博士、正、录及外州医学教授。 绍兴中,复置医学,以医师主之。翰林局医生并奏试人,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72.html

卷第一 法第一_《伤寒论》

...问曰: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5.html

诊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诊的神化,常常对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共找到766,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