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九章:唯大英雄能本色_道家_【文学360】

...几乎都是盗跖。 老子提出了上述的道理后,接着:“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这个哲学道理发挥起来太多太多,一言难尽,因此暂不讲它,只要把握住这个观念就行了。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6.html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谁能不动心_道家_【文学360】

...为什么不先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上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受宠若惊”,大家都有很多的经验,只是大小经历太多了,好像便成为自然的现象。相反的一面,便是失意若惊。在若干年前,我住的条街巷里,隔邻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4.html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http://wenxue360.com/mingju/3502.html

老子第十章: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东西,才觉得合适。如果两手空空,甩来甩去,自己觉得好像毫无把握,很怪很怪似的。有时不带书包或公文袋,也要抓本书或刊物,卷在手里拿着。再不然,拿根手杖,才觉得稳实。有人笑问我这是为了什么,不明白,只好对,这是学了老子的“圣人终日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的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的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的结论。 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第二十三章: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总之,读老子不要把它句句地读,你如果分开来句句地读,倒不如干脆把它写成笺,当格言看好了。你要完全了解它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老子第三章: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_道家_【文学360】

...让贤去吧(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的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的形态中,“尚贤”已经是种毛病,因此提出这句话来。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其实,人类历史上千古兴亡的人物,从作人与做事两个立场来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0.html

老子第二十五章: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自然的静,不假造作,自由自在,那就对了,又何必头上安头,作茧自缚呢? 老子之后,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出现了魏伯阳真人作的参同契这部名著,素来被称为是千古丹经的鼻祖,学道家神仙长生不老之术的,非要仔细研究这部不可,但其中所阐述的修道原理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章,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共找到898,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