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二) 【辨证】胞宫寒湿。 【治法】补气升阳,燥湿散寒。 【方名】升阳燥湿汤。 【组成】高良姜3克,干姜3克,郁李仁3克,甘草3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白葵花0.9克,柴胡0.9克,升麻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
...。 (二) 【辨证】胞宫寒湿。 【治法】补气升阳,燥湿散寒。 【方名】升阳燥湿汤。 【组成】高良姜3克,干姜3克,郁李仁3克,甘草3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白葵花0.9克,柴胡0.9克,升麻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心悟》卷三: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半夏4.5克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克 甘草(炙)1.5克 生姜2片 大枣3个 蔓荆子3克【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主痰饮上逆,头昏眩晕,恶心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虚者...
...分 五味子九粒每服五钱方名清燥汤,而所用之药,乃有二术、陈皮、黄柏、神曲等。以此清燥,非抱薪救火乎?不知此症之要,全在肺金受湿热之邪一语。盖热为积湿所化,湿不去则热不清,徒用清滋,留湿即以留热,故毅然用燥湿之品,使湿去而热亦清,此其所以为清...
...宣德侯经历家人病崩漏,医莫能效。切脉之后,且以纸疏其证至四十余种,为制调经升阳除湿汤疗之,明日而十减其八,前后五六日良愈。调经升阳除湿汤 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酒...
...□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 燥之与湿,虽如水火之对立,但又若水火之既济,两者盈亏失调则病,治当视其主次消长以调之,务必注意做到:润燥不助湿,燥湿不伤津,“以平为期”。 经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流湿,火就燥”。据此,燥湿两者,...
...白术、神曲(炒)各一钱,人参、黄 、陈皮、苍术、茯苓、泽泻、天麻各五分,干姜三分,黄柏(酒洗)二分。痰厥,非半夏不能除;风虚,非天麻不能定。二术燥湿益气,参、 泻火补中,陈皮调气升阳,苓、泻泻热导水,曲、麦化滞助脾,干姜以涤中寒,黄柏以泻...
...《仁术便览》升阳调经丸治瘰 神效。升麻(八钱) 葛根(五钱) 龙胆草(酒炒,五钱) 黄连(五钱) 归尾(三钱)桔梗(五钱) 连翘(五钱) 芍药(煨,三钱) 黄柏(酒炒,五钱) 黄芩(酒炒,五钱) 广术(煨,五钱) 甘草(炙,五钱) 三棱(...
...《仁术便览》顺气和中汤即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头痛,升阳补气。亦治气血双虚头痛。黄 (一钱半) 人参(一钱) 甘草(二分) 白术 陈皮 当归 芍药(各五分) 升麻柴胡上作一剂,水煎服。《冯氏锦囊秘录》顺气和中汤治气虚头痛,此药升阳补气自愈。黄...
...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经曰∶大经空虚,发则肌痹,传为脉痿。此之谓也。益胃升阳汤 治血脱益气,古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长,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