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生队伍。缓、和、扁鹊及其弟子子阳、子豹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职业医生,公元前6~5世纪的秦国还有了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并设有“太医令”这一官职。同时,专门医学著作也陆续问世,如长桑君授与扁鹊的《禁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足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疾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疾】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分医学为四科,即“食”,“疾”,“疡”和“兽医”。疾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3.html

丝绸之路上的维吾尔_【中医宝典】

...维是指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民族医学。 新疆地区古代属于西域的范围,居住着许多民族,有回纥(回鹘)、乌孙、羌、鲜卑、突厥等古民族。西汉武帝派遣张骞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自此,新疆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70.html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史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诸如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都各有所据,又各有所偏。医学的起源,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能解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htm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当时已开始吸收印度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的内容和“赫依、希拉、巴达干”(气、明、痰)理论,但并不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随着十六世纪藏传佛教的大量输入蒙古地区,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入并被译成蒙文;而印度吠陀医学的《经八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7.html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htm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自古就有“乃仁术”之说,从《内经》认为“上医医国,中医人,下医病”,把治病、救人、济世看作三位一体,到孙思邈《大医精诚》问世,详述为必备之行操,历代医家都强调为医者要以德为本,以仁爱之心治病救人。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一样,重视临床各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序二_《医学真传》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据,而阴阳虚实,每以臆猜,表里炎凉,鲜从脉究,譬之南辕北辙,却行求前,冀其有济,盖亦难矣。吾杭高士宗先生《医学真传》一书,潜搜默会,剔隐钩微,意宗前哲,而言其所未言,说本先民,而发其所未发,辨之于疑似,而无毫厘千里之差,晰之于微茫,而有一举...

http://qihuangzhishu.com/858/3.htm

医学墓地上的叙事之花_【中医宝典】

...恐惧与奋争的心态实属自然。可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如果不能保持冷静,恐怕会得不偿失。 自从上世纪初“中”在“西医”这个他者的注视下从中国医学传统中走出,与西医之间的抗争就不曾间断。最初“中”一词只有在传教士办的医学刊物上才能见到。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15.html

魏序_《医学从众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已刊行者十余种。条其目着于编,其遗书存于家者,哲嗣灵石先后梓而传之,令孙徽庵世其学,精其业,复取所遗《医学从众录》八卷雠校付剞劂。重以林戟门先生属序于余,余既叹知之难,而何敢言之易乎?虽然先生自序言之矣,先为医士治膏肓之疾。又云此录...

http://qihuangzhishu.com/738/2.htm

共找到90,4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