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令人惊惶而后治之,并有能发不能收,以至毙者。又有偶得一方,或五灰膏、三品一条枪之灰,罔顾人之极痛,一概用之,哀号欲死,全无怜悯之心。此等之人,不过欲欺人图利,即使能知一二,亦为私欲所汨,安能奏功?故医者能正其心术,虽不足,犹不至于害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60/101.htm

科学家发现可辅助治疗幼儿肺炎_【中医宝典】

...孟加拉国国的科学家最近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用抗生素对感染肺炎的幼儿进行治疗的同时,适当添加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疗效。 孟加拉国国腹泻类疾病国际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说,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能够增强免疫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357.html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中医药学受到冲击和排斥。为了振兴、发展改进中医学术,二十世纪初叶,南北各地相继创办中医学会和医药学术团体。1902年,余伯陶、李平书、陈莲舫、蔡小香、春圃等发起组织“上海会”。并于1906年6月成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4.htm

医学渊源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之最古者《内经》,则之祖乃岐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这前矣。可知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9-3.html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中医药出版业的发展1840~1874年,这时出版的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比较突出。上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3.htm

康熙的医学实践活动_【中医宝典】

...人之生者,岂偶然也。”他用行政命令在旗人藩属中推广,这也是中国医学史上首次大范围的免疫活动,也是当时世界之首举。但由于民族歧视,没有在全国范围普及推广,即便如此,他施行这一法令也是对医学的有益实践。中国古代常以治喻治国,称颂上医医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3.html

世界最早的医学校_【中医宝典】

...学生入学后,必须先《素问》、《新修本草》等做教科书。但这些医学校的规模、范围、形式都还不能正式列入学校。世界上所谓最早的学校是萨勒诺学校,在11世纪成立的。这所学校不但年代比唐"太医署"晚了500多年,而且它的组织,规模等方面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37.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宝典】

...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 夏商西周时期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6.html

脉诊认识_【中医宝典】

...一、关于脉应有的认识 祖国医学的宝库,无论是在哪一个部门,都值得我们去发掘。拿脉来说;这里面也蕴有着无尽的丰富的宝藏。脉的文献资料,有必要进行深入地学习,特别是应该而且需要向老年中医前辈们学习活的经验。 脉的祖师除内经外,便是扁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卫生部、国家民委关于继承、发扬民族医药的意见(全文)_【中医宝典】

...民族医药。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族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认真解决他们的定职晋升问题。鉴于民族过去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他们的定职晋升考核标准,主要依据实际的业务能力和现有的医学理论水平,参考文化程度和行医资历,适当放宽条件,合理评定。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3.html

共找到125,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