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忌多用、独用。至于三棱、莪术、枳实、山楂等峻药,更不可用。若误用,旧血骤下,新血亦随之而损,祸不可测也。予每见俗用山楂一味煎汁,以攻血块,致成危证。频服两三帖,必死。产后勿轻用生地黄以滞血路。产后不可用大黄、芒硝以通大便,反成膨胀。产后...
...《金匮》痉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脉经》及成本《伤寒》同。近嘉定黄校《脉经》本云不恶寒,一作恶寒。案黄序于所言一作某者,多据元泰定谢校本,谢校本又多据宋熙凝林校本,非不足据也。明刻《医统正脉》林校本有“不”字者,传写误衍。...
...时多妄语,易以服蛮煎两服,神明稍清。后用养阴定志之品,月余始平。是役也,使非胡君验明药误,在病家必归咎于医,而医亦不自知其故矣。识此凡治重病,所市药剂,医须亲验,不可忽也。...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sing]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
...出自:宋辽金吴文英的《风入松·桂》类型:山水原文如下: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虚损一病自《内经》、《难经》初论始,后世医家不乏有专篇、专著,可谓论之详备。究其原由有三,一因该病为临床多发常见病证;二为此疾因医误、药源所致者亦颇多;三是该病因虚、损、邪混杂,常因顾此而碍彼,令医者难以着药,确为临床之一大痼疾。随师侍诊...
...詠也。从欠哥聲。謌,謌或从言。古俄切〖注〗可、哥,古文歌。 (歌) 詠也。言部曰。詠、歌也。二字爲轉注。从欠。哥聲。古俄切。十七部。 (謌) 歌或从言。歌永言、故从言。可部曰。哥、聲也。古文以爲謌字。...
...病家以为病久不痊,自然不起,非医之咎,因其不即死,而不之罪。其实则真杀之而不觉也。若夫误投峻厉相反之药,服后显然为害,此其杀人,人人能知之矣;惟误服参附峻厉之药,而即死者,则病家之所甘心,必不归咎于医。故医者虽自知其误,必不以此为戒,而易其术...
...姚氏(宜仲)诊脉指要〕佚吴澄序曰。俗间误以脉诀机要为脉经。而王氏脉经。观者或鲜。 江姚宜仲三世医。周秋阳周嘉会。儒流之最也。丞称其善脉。其进于工巧可知。增补断病提纲。殆与钱闻礼伤寒百问歌同功。诊脉一编。父经子诀者也。为医。而于医之书。医之理。...
...古谚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自宋以前已有这。盖因医道失传,治人多误,病者又不能辨医之高下,故不服药;虽不能愈病,亦不至为药所杀。况病苟非死症,外感渐退,内伤渐复,亦能自愈,故云中医。此过于小心之法也。而我以为病之在人,有不治自愈者,有不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