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医方简义》加味橘核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简义》:加味橘核丸【处方】橘核2两(盐、酒炒),小茴香1两,川楝子(煨,去核)1两,桃仁(光炒)1两,山楂(炒)1两,香附(醋炒)1两,红花5钱,琥珀5钱,椒目3钱,天仙藤3钱...
...目录 《审视瑶函》白薇丸加味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审视瑶函》:白薇丸加味【处方】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薇10克,白蒺藜10克,石榴皮10克,蒲公英12克,银花12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停留。【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目录 《普济方》加味三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加味三生丸【处方】南星1两,半夏1两,天麻1两,白附子1两,人参1两。【制法】上并生用,研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痰气壅。【用法用量】每服30-...
...目录 《郑侨方》加味八味安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郑侨方》:加味八味安神丸【处方】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枣仁30克,白人参12克,炙甘草9克,龙骨30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
...目录 《顾氏医径》加味樗皮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顾氏医径》:加味樗皮丸【处方】芍药、良姜、黄柏炭、樗皮炭、归身、川芎、肉桂。【制法】面糊为丸。【功能主治】行经之时,风入胞中,寒凝浊瘀,赤白带下。【用法用量】口服。【摘录】《顾氏医...
...目录 《医学入门》加味二母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入门》:加味二母丸【处方】知母、贝母(用巴豆同炒黄色,去巴豆)、白矾、白及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蜜为丸。【功能主治】久嗽、痨嗽、食积嗽。【用法用量】含化。【摘录】《医学...
...目录 《医学入门》加味连壳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入门》:加味连壳丸【处方】黄连1两,枳壳5钱,厚朴5钱,当归4钱,木香3钱,黄柏3钱,荆芥2钱,猬皮1个。【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热内甚,饱食肠澼,...
...目录 《回春》加味上清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回春》:加味上清丸【处方】南薄荷叶4两,柿霜4两,玄明粉5钱,硼砂5钱,冰片5片,寒水石5钱,乌梅肉5钱,白粉8两。【制法】上为细末,甘草水熬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清声润肺,宽...
...目录 《万氏家抄方》加味绿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万氏家抄方》:加味绿矾丸【处方】皂矾8两(用面1斤和作饼,入皂矾在内,火煨焦为度),苍术(米泔水浸,炒)8分,厚朴(姜汁炒)8分,陈皮8分,甘草8分,川椒10两(去目,炒去汗)。...
...目录 《宋氏女科》加味艾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氏女科》:加味艾附丸【处方】艾叶4两(醋焙干),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2两(姜汁炒),玄胡索2两,生甘草8钱。【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