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角化细胞黏附障碍有关 受累部位有特殊的粗糙感,皮损冬季加重,夏季减轻,一般无自觉症状,也可伴有轻度瘙痒....
... (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女阴黏膜无颗粒层及角质层,女阴继发性角化过度则出现颗粒层、角化层。而外阴、大阴唇等皮肤或皮肤黏膜移行处则有明显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增厚、真皮组织中可见淋巴细胞等浸润。同时可见某些原发病的病理改变。...
...并有向真皮穿透现象。 3.银屑病 组织病理改变有特征性,可以鉴别。 4.其他 如疣状肢端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前两者无真皮损害,后者表皮细胞有空泡变性。...
...掌跖角化过度是指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一般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有瘙痒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的症状。...
...本病多见于40~50岁妇女。皮损初发于小腿,以后扩展至股部、腹部和臀部。其分布可呈全身性或单侧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沿神经分布。一般呈线状排列,亦可表现为细小血管瘤。有些患者皮损可侵及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图1)。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
...损害分布广泛,表皮细胞有广泛的空泡形成,花篮状角化过度及角化不良。 4.持久性豆状角化症 生发层变平,真皮浅层有致密的带状细胞浸润。...
...疣状肢端角化症 疣状肢端角化病(acrokeratosis verruciformis)罕见,由Hopf于1930年首先描述。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少数在青春期发病。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与毛囊角化病伴发,或家族中有毛囊...
...反应,患者于用药2~4周后即可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首发于面、掌部,小便呈棕红色,用药2~3月后,皮肤呈棕黑色。 7.砷剂 使用1~20年可引起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呈古铜色。间有雨滴状色素正常或减退斑,常伴掌跖角化,易患白癜风。 8.促...
...(一)治疗 对厚甲行拔除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去除甲母质无益于疗效。但甲母质和甲床刮除术为简单且有效的疗法。角化性皮损可局部应用角质溶解剂,如乳酸洗液,水杨酸和尿素制剂等。维A酸(异维甲酸)口服能清除角化性丘疹和黏膜白斑,但对掌跖角化无效,...
...日光角化病俗称老年角化病,为长期日光曝晒损伤皮肤引起的癌前期损害,易发生于中老年皮肤白皙者。损害开始为淡红色扁平小丘疹,表面有鳞屑及结痂,日久可有色素沉淀,表面干燥,角化显著。通常分布于面、耳、手背及前臂等经常受日晒的部位,一些病例可变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