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诊患儿外感已去,肺卫不固、营卫不和症状较为突出,故治疗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其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煅龙骨、煅牡蛎收涩止汗,共奏补虚调和阴阳之功。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临证医论医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气血俱伤,寒热错杂,则赤白互下。此折衷之论,亦模棱之论也。河间专主湿热,丹溪以大小肠分主气血。然湿之与热,本是对举,未可言热而忘湿。且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居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石顽张氏谓血色鲜紫者,信乎属热,若瘀晦稀淡,或如鱼脑,如...
...医案著作。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掌握要领。在治法上亦能汲取诸家之长而...
...医案著作。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掌握要领。在治法上亦能汲取诸家之长而...
...□ 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在锦绣江南的长江之滨,历史名城江阴城东,矗立着两座秀丽的小山——龙山和砂山。江南杏林的一朵奇葩——“龙砂医学”就发源在这里。 “龙砂医学”形成于宋末元初 考察“龙砂医学”的...
...一妇,年三十二,大发寒热,胸膈有痰,大便泄泻。以二陈汤加白术、桂枝、白芍药、柴胡、酒芩一帖而止。后因怒,早晨又复发热,吐血一盏,口渴,汗多,脉甚数。陈皮、知母、柴胡、杏仁、丹皮、酒芩、白术、人参、乌梅、青皮、槟榔,水煎服之。用此调理,数脉...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黄连消斑汤主治:过敏性紫癜(腹型),属寒热错杂血瘀证,症见皮肤紫斑,形状大小不一,胃脘或脐腹疼痛,黑便或便血,舌红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滑。 组成 黄连10克,干姜5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15克,桂枝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
...《古今医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东扶)着。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作者:俞震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78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中风 类中 伤风 中寒 伤寒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 卷二 ...
...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学文献资料中,有着大量的医案。所谓医案,实际上就是中医治病的原始记录。在医案内,不仅确切记有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时间、疾病症状,还如实地反映了医生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情况,病人服药后的一系列变化、转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