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有机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关系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5.html

《子午流注针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区分孔穴之部位。强调人体经脉气血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不同日时而变化。是既知最早一种论述子午流注学说专书。后世针灸发展上出现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盖源于此。其主要内容在后代针灸书中多有收载。本书现存《针灸四书》本及抄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88.htm

《子午流注针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区分孔穴之部位。强调人体经脉气血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不同日时而变化。是既知最早一种论述子午流注学说专书。后世针灸发展上出现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盖源于此。其主要内容在后代针灸书中多有收载。本书现存《针灸四书》本及抄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48.htm

经络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经络人体组织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器官功能活动之间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运输传导、联络调节等功能方可实现,并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3.html

什么是经络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这些都是针刺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效果。 (2)体液论:认为经络中的气血是指人体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传输通道。 (4)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第三平衡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2.html

经络概述_【中医宝典】

...者为孙。”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35.html

俞府穴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穴。 穴义: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 名解: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交会点,或中穴传来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地部孔隙注入肾经体内经脉,气血...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07.html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有机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关系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2.html

流注_《外科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荣气不从者.归脾汤加香附、青皮散之.跌扑损伤.瘀血凝滞者.散血葛根汤逐之.产后恶露不尽.流注经络者.通经导滞汤导之.暴怒伤肝.胸膈不利者.方脉流气饮调之.伤寒汗后.余邪未尽者.人参败毒散解之.解后尚有潮热.荣卫返魂汤加升麻、葛根、川芎、紫苏、...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dacheng/643-12-8.html

光明穴_下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 配肝俞穴、肾俞穴、风池穴、目窗穴、睛明穴、行间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络穴。 【穴义】 胆经气血至此后变为纯阳之气。 【名解】 1)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20.html

共找到889,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