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为4种,2002年增加乙肝疫苗,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至5种,预防7种疾病。接种疫苗,是每个宝宝一生下来,国家就给予的社会福利,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位家长的义务。 每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宣传日”。...
...得到保护,在1~2岁内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滴度仍高。抗HBs能持续3~5年,故3~5年进行一剂10μg加强接种,对防止儿童HBV水平传播是有意义的。免疫后6个月HBsAg 阳性示免疫失败,如15个月仍阳性示婴儿为慢性携菌者,如15个月HBsAg...
...病毒,我国已正式生产。国产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278例、学龄前儿童1183例及新生儿318例,接种后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267/278)、96.6%(1143/1183)及96.2%(306/318),该疫苗对幼儿...
...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疫苗、乙脑疫苗。 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疫苗接种。 乙脑疫苗是将乙脑病毒在地鼠肾细胞上培养,经过灭活制成的灭活疫苗。接种乙脑疫苗后,机体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反应,但也有细胞免疫参与。全程接种后2周产生中和抗体,1个月左右抗体水平达高峰。抗体主要是将进入机体的乙脑病毒,在它侵犯...
...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或有可能暴露于甲型肝炎病毒者,有一定保护作用,接种时间越早越好,不应迟于接触后1-2周,剂量为儿童0.05-0.1毫升/公斤,一次肌肉注射,成人为3毫升,一次肌肉注射。免疫期3周,一般可防止发病和减轻症状。乙型肝炎疫苗...
...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或有可能暴露于甲型肝炎病毒者,有一定保护作用,接种时间越早越好,不应迟于接触后1-2周,剂量为儿童0.05-0.1毫升/公斤,一次肌肉注射,成人为3毫升,一次肌肉注射。免疫期3周,一般可防止发病和减轻症状。乙型肝炎疫苗...
...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临床:乙肝疫苗将打破目前只具有预防性的局面。近日,我国首支治疗性乙肝疫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进入二期临床。该治疗性乙肝疫苗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获得治愈成为可能。261例乙肝患者在广州市恒福路117号省...
...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注射乙肝疫苗...
...抗原物质。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均已获得解决,但尚有一些缺点:①为防止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体在制备过程中逃避灭活,采用了严格、复杂且费时的物理与化学方法纯化hbsag抗原与灭活措施,使制备成本提高而疫苗产量不高;②随着乙肝疫苗长期而广泛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