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清浊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药典》五味清浊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 红花200g 豆蔻50g 肉桂50g 荜茇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香,味酸、辛、微涩。【炮制】上五味,粉碎...

http://zhongyaofangji.com/w/wuweiqingzhuosan.html

进补前先认识中药药性_【中医宝典】

...制定的功效和根据自己的体质加以挑选,就可能获得药膳固有的作用。 药膳与五味的关系 药膳不只是一般见到的补汤,它也可以烹调成菜肴,也制成糕点、面食、粥品、茶饮和糖果等。 许多药膳都根据中医理论的指导来制定的,依据温热寒凉来调和人体的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476.html

中医护理内容_中医疗法中医护理_【中医宝典】

...教育网搜集整理效果上与医疗、药物、护理起着同样重要作用。对食物的选择要认真运用中药(寒、热、温、凉)、五味(苦、咸、酸、辛、甘)、升降沉浮及药物归经等学说。如遇到热证或炎暑、湿热季节时,选择清热、泻泄的食物,达到“热者寒之”的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44.html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茯苓 钱 炙甘草 三钱 五味子 八钱 干姜 三钱 细辛 三钱治服桂枝五味甘草汤冲既低,反更咳嗽胸满者。服桂枝风冲既平,反更咳嗽,此咳嗽乃寒水上凌火位,仍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温中寒,加细辛降寒水,寒水下降,咳嗽自止。中气温...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499.htm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一节 中药的含义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 第三节 中药的命名 第中药的分类 第五节 中药的产地 第六节 中药的采集 第七节 中药的性能 一、五味 二、 三、升降浮沉 、补泻 五、归经 六、毒性 第八节 中药的配伍 第九节 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index.html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24.html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听,谷气五味,它们进入五脏的情况各是怎样的呢? 伯高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水谷俱都进入胃中,五脏六腑都从它那里接受水谷所化的精微之。饮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别趋走于各自喜欢的一脏:酸味先趋走入肝,苦味先...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24.html

柴胡五味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普济方》柴胡五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柴胡五味汤【处方】柴胡5两,五味子3两,橘皮3两,紫菀3两,贝母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熬)3两,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3两,黄芩3两。【制法】上细切,捣极碎。【...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aihuwuweitang.html

五味沙棘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药典》五味沙棘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五味沙棘散【处方】沙棘膏180g 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 甘草90g 栀子6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深棕色的粉末;香,味酸、甘而苦、涩。【炮制】...

http://zhongyaofangji.com/w/wuweishajisan.html

共找到514,5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