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是中和之医_【中医宝典】

...某些人、物、事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中和状态,那么将会出现相应程度上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简单地讲,相对而言中是静态平衡,和是动态平衡;中是目的,和是手段;中是归宿,和是过程;一定程度上的和可以达到相应程度上的中,中和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动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4.html

人之寤寐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我们首先来看人的寤寐情况。人的睡眠和觉醒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谈到过。我们曾作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人的清醒睡眠,就像白天的光明夜晚的黑暗一样。故《内经》云天有昼夜,人有起卧。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23.htm

长寿功法醒石法自疗肝胆结石_【中医宝典】

...法、排石法。现登出第一个自疗肝胆结石的方法——醒石法 预备姿势 两脚分开,肩同宽,脚尖朝前,平放地上,头正身直,百会朝天,挺胸收腹,沉肩垂肘,两膝微曲,膝盖脚尖相齐,舌抵上腭,唇齿轻合,双目生帘或轻闭(高血压留视线),两掌自然下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43.html

苗医“巫医”_【中医宝典】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41.html

什么是中医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5.html

儒家思想的形成_儒家_【文学360】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术)的社会化教育。 孔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维护周礼是孔子赋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83.html

三 宋儒言性误点_《厚黑学》

...小孩何以会爱亲?曰此“义理之性”也。问即爱亲矣,何以会抢母亲口中糕饼?曰此“气质之性”也。好好一个人性,无端把他剖而为二,因此全部宋学,就荆棘丛生,迂谬百出了。……朱子出来,注孟子书上天生�民一节,简直明明白白说道“程子之说,孟子殊,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1.html

礼记·中庸译文

...君子坚持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坚持中庸,是因为有君子之德,因而总是恰如其分;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有小人之心,因而肆无忌惮。”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可惜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做到啊!”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我...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695.html

苗医“巫医”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列传》载“西南诸夷,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07.html

中庸之道的解释_中庸之道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http://hanwen360.com/cy/362394.html

共找到538,5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