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已经发现了相对疗效好但毒性比较低的药物资源,可以替代毒性很大的乌头。 肖培根院士是国际著名的药用植物学、传统药物学专家,是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民族医药研究的开拓者,对藏医藏药的研究卓有建树。在50多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3.html

药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与功能基因研究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丧失本该属于自己的资源。现已有可能进行不同种质、化学成分、功能基因组的综合协同研究,应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药材研究,为中药材资源的优良种质鉴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21世纪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03.html

我国各区域的中药资源-西北区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马鹿茸(Cervus elaphus)。 本区的中药资源,需要对一些重要的野生中药,采取人工引种栽培措施,以扩大产量,如肉苁蓉、锁阳、阿魏、新疆紫草等。对一批珍稀濒危的药用动物,如赛加羚羊、马麝等应加强保护及繁殖。 本区的维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63.html

有效保护中药材资源应从源头抓起_【中医宝典】

...冬虫夏草等几十种药材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病用药需求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解决中药材供应紧缺问题,一是药加强现有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二是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三是积极寻找代用品;四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求新的药材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790.html

什么样的药用植物需要优先保护_【中医宝典】

...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过度采收(捕猎),致使很多中药资源蕴含量下降,甚至耗竭,一些种类濒临灭绝,因此,对珍稀濒危中药资源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提到中药资源保护,首先必须确定其保护对象,由于中药资源的绝大部分来源于药用植物,其保护的重点必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57.html

西藏开展拯救濒危藏药材计划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满足市场需求。” 顿珠说,由于西藏没有野生藏药材的栽培、种植历史,在藏药工业化生产的大环境下,对部分需求量较大和濒危的野生藏药材进行人工培育和种植,建立大规模的栽培基地和资源保护基地已迫在眉睫。 2005年,他们根据药材的自然选择性,在拉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78.html

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日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和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共建特色中药材资源合理利用及人工繁育技术平台。该平台将以浙江道地药材及有较高药用价值、资源濒危、用量较大的中药材为切入点,对中药资源物种多样性、中药繁育和生产、品质评价和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29.html

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中药羌活资源濒临危机_【中医宝典】

...常用药材,目前,用羌活的中(藏)成药有200余种,用药需求量非常大。到了1987年,羌活已被《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物种,但由于各种原因,羌活野生资源不但未得到有效地保护,反而遭到长期不间断地掠夺式采挖。从事中药品质和资源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22.html

贵州发现6种药用植物新种 4800余种中草药资源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1992年全省中药资源普查专著《贵州中药资源》名录修订时发现245种为误载、贵州不产,拉丁异名309。 研究发现贵州植物(药用植物)新种5种、贵州药用植物新纪录属7个、贵州药用植物新纪录种29种,发现了多种珍稀濒危及灭绝的药用植物,新增补贵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15.html

动物濒危与中医使用动物药问题_【中医宝典】

...爱护动物基金会也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对中药材资源采取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举的原则。中国政府明令禁止使用一类保护动物的药材,犀角和虎骨自1993年以来已从《中国药典》上消失,并明文禁止二类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品种用作保健食品。政府对濒危野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295.html

共找到114,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