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上火”?为什么有时人们治疗“上火”效果不佳?近日,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研究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抗生素”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的中医治疗“上火”课题研究取得了进展——提出“三级靶向”理论,破解人体“上火”之谜...
...,议论必然有所侧重,强调一说,突出一义。金元四家分别以突出寒凉、攻下、补土、养阴而见长,旗帜鲜明地提出独立学说,构成了中医丰富多彩的各家学说框架。由于强调一说,突出一义,议论与着眼点自然有所偏重,这是很正常的,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
...,品格比学问重要。 “人之有恒成良医,人之无恒便成庸。” 出自江西名医许寿仁(1904-1970年) 。 1947年创办江西中医学校,制定校训“勤读精研”。经常告诫学生“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 “志于道,勿志于谷,不以术渔利也;请业宿彦...
...□ 李强 日本大阪物疗大学 根据日本和中国发表的文献和出版物,笔者意从建立于民国和日伪时期所谓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史料出发,对历史上因提倡全面废止中医而成为有争议人物的余云岫(1879-1954年)其人其行补充几点史料,以供医史...
...定义为低于“文明”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义是指“以文化人”,即使用非武力的方式来征服教化民众。 “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医学”一类标题之所以盛行于当代中医界,并波及到史学界,我以为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医界人士所受教育(养成过程)...
...传统中医认为,夏时火气足,正是苦味当时的季节。夏日不妨多吃点“苦”,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史书《周礼》中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意思是说,大凡调配饮食,春天多酸味,夏天多苦味,秋天多辣味,冬天多咸味…… 传统中医...
...从根本上说,健脾就能祛湿。另外,中医里还有句话叫“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就是说气虽出于肺,但却是“根”在肾。 因此,哮喘的治疗应着眼于调治脾、肺和肾三脏。可在平时多吃一些兼补三脏的食物,保健药膳。当然,这道药膳也非常适合哮喘患者使用。 穴位...
...——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 《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天元纪大论》:“臣積(稽)考《太始天元册》文曰:...
...觉得根本讲不通。 赵百孝评论道,“当然,中医针灸要发展,也要接受来自西医对针灸的挑战——你必须拿出证据证明经络存在,搞清楚它的实质是什么。”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内外一度出现追寻经络的热潮。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孟庆云在《中医百话...
...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