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切_【中医宝典】

...、病情变化、诊治经过及既往史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按肌肤、四肢手足、胸腹、俞穴等,以了解疾病变化。 运用四诊时,要把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偏废。脉诊、舌诊虽是中医诊断特殊方法,但不应把它神秘化,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较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5.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确切呢?这样西化中医师,丢掉了中医传统特色与优势,怎么不令患者抱怨,怎么不令公众对中医失去信任,怎么不令中医出现服务阵地逐渐萎缩等尴尬局面。 据脉断证是可求 中医切脉,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正如陈先生所言:“《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脉就有《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中医诊断为什么全面萎缩_【中医宝典】

...自从借鉴了现代医学诊断“细致入微”之后,中医修炼了几千年四诊工夫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被废止了。曾经可以决生死、处百病四诊,逐渐被各种检查单取代了,大方脉、小方脉逐渐转化为“看单开药”。 历代中医名家都善于望诊、切脉。今天很多人不理解,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30.html

脉诊里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神化,常常对脉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脉诊。他们对博大精深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中医院校应设《临床医案学》课程_【中医宝典】

...也发现,很多学生对经典知之甚少,令人惊心;各类院校毕业生中很多不会用中医思维和传统方式切脉辨证,处方用药。如此人才怎能担当临床大业?还有部分人一出校门即改行,也使得中医队伍锐减。 因此,中医院校教育理应反思,一定要增强继承、发展中医理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38.html

切脉捷诀_《医门补要》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之鼻气一出一入为息,切脉时数之,即能辨脉)脉浮轻按可得,浮而旺大为洪,洪而有力为实,浮大迟软为虚,虚大散漫为散,浮大而软为芤。直硬为弦,浮而弦芤为革。小软如丝为细,浮细为软,细软如无为微。沉脉重按始得,沉而弦硬为牢,沉至着骨为伏,沉细...

http://qihuangzhishu.com/782/264.htm

言证明解释_言证明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运用言直言推理所作证明。间接证明一种。以论题为一个言支,构造一个穷尽该问题一切可能选言判断,并断定除该言支外,其他言支都是假,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如为了证明电灯突然熄灭是因为灯泡坏了,可以构造选言判断如下:“电灯突然熄灭,...

http://hanwen360.com/c/247918.html

脉诊解释_脉诊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方法 diagonsis by feeling the pulse 国语辞典 脈象診察方法。檢查者以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指端切觸被檢查者橈動脈寸口部位,探查經脈變化。...

http://hanwen360.com/c/363472.html

切脉_《医理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察脉即所以察病机,必须察脉准而后辨病始真。郑氏切脉诗大体与周氏相近,而极简明扼要,便于应用。并谓二十八脉虽繁冗,但初学原不可少,亦属切当之论。较郑氏稍后蜀中名医家唐宗海,除著《中西汇通五种》外,还著有《医学一见能》一书,以示初学。其中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zhenchuan/1213-9-19.html

脉学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7.html

共找到1,052,8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