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先兆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察也比较方便,值得研究。三部诊法见表15-1。其中,阴经病证多以寸口脉为主,阳经病证则多以候人迎脉为要,故《灵枢·四时气》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三)遍身诊法又称三部九候脉法,起源于《内经》《素问·三部九候》,主要诊察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8.htm

中药新药研究不可急功近利_【中医宝典】

...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另一个是中药药理学研究过程中,由于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大量艰苦基础性研究工作要做。但研究机构简单照搬西医动物模型来研究中药新药,这种研究方式是极为有害,一方面会阻碍中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水平发展;另一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9.html

中医药创新发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基于临床实践养生、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是要修订《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药主体词表》;出版7批100种《中医孤目大全》;出版69部《海外回归中医善本集粹》;组织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整理抢救;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对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10.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_【中医宝典】

...中医研究历程表明,揭示中医理论科学内涵,远非人们原先想象那么容易。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充分重视近些年来中医方法论方面研究成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稳步发展中求得突破,才谈得上长足进展。 人参补气在说什么。当然,入手研究对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366.html

方剂学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_【中医宝典】

...方剂学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许有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来源及二者之间关系是互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61.html

证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_【中医宝典】

...其它工作失去了前提。同时,证名规范还是对中医辨证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研究前提,是中医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前提,因此中医证名规范势在必行。 证诊断标准证诊断标准研究是证规范化主体工作。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辨为此证,何种情况则当辨为彼证是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3.html

基于信息熵血瘀证症状规范化研究_【中医宝典】

...如何从中医学大量现象学描述中寻找其内在规律,是证规范化研究之热点和难点。为了科学地总结群体经验,开展多中心协作,继承和发展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比较客观、可计量重复性好血瘀证症状体征,我们查阅各时期相关名医专著、医案以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43.html

论唐代中医性药研究与发展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医性药 药学史 唐代 摘要:目的:挖掘唐代中医性药研究成果,为现代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唐代中药著作和方书如《巴豆捣末,和调麋脂,敷于阴茎及阴囊,此法能使阴痿。这些药物和方法在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时须引起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7.html

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进展_【中医宝典】

...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各种方法,通过对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测定,观察血小板形态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指标,来观察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推进了冠心病中医证型现代研究步伐。 ■血液流变学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对200名冠心病中医辨证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30.html

中西医结合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成立后,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未能取得创新性、突破性发展,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存在“以西解中”研究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解剖形态学定位、研究中医 中医解剖学有的虽与现代解剖学相一致,但大部分是功能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92.html

共找到1,045,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