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象脉象的特点是: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脉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8.html

中医诊法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界的腹诊可以分为难经派、伤寒派、折衷派等不同,也说明其起源于我国。随着这些争论的开展,使我国对腹诊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1987年,我国召开了首届全国中医腹诊专题学术研讨会,交流了在腹诊方面研究心得,使得这种诊断方法大大地繁荣起来,研究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6.htm

滑脉_《脉理求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滑则往来流利,举浮紧,按滑石。凡洪大芤实,皆属滑类。不似实脉逼逼应指,紧脉往来劲急,动脉见于一部,疾脉过于急疾也,(语出张璐。又濒湖体状诗曰∶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滑为痰逆食滞,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liqiuzhen/846-4-21.html

中医脉象实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等来取代它,亦有的将它删掉如《活人书》、《崔氏脉诀》、《诊家枢要》等等,但撰诸脉理,证临床仍当以强为合理,因为实际上弦脉是反映脉来有力的一个脉象,弦脉虽然可以出现“弦而无力”的形象(那是由于张力略强而阻力不强所引起的,详见脉象现代化探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2.html

脉诊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脉,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脉诊的神化,常常对脉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脉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脉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中医脉象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滑脉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amai-1283.html

涩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象名。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主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或气滞血瘀。...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87.htm

中医脉象虚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说:“虚而浮大软无力。”《脉理求真》说:“虚则豁然浮大而软,按不振,如循鸡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中医脉学研究》说:“虚脉是既大且无力,按又空。”等等,说明迟这个条件被否定了,另外所谓空,是由于既大且软,不任寻按于是就有中空的感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6.html

中医脉象短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无谓的复杂化,形成对短脉说解的错误。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短脉的传统指标应为: 1、短脉为具有独立意义单因素脉象。 2、短脉脉形只以指下感觉的长度言,不包含其他因素,短脉与长脉及正常脉的长度感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7.html

共找到544,4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