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的客观化方法及其实践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脉象,几千年来一直以自然界一些现象来比喻、描述医生指下切的感觉;亦曾有人用模式图示意各种不同脉象的变化,以便使初学者心领神会。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医家、学者,不病足于这种朴素唯物的认识法,恒思借用现代科学与仪器对诊进行探讨,将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8.html

图的研究现状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这种性质的上作,时至今日意义是不大的。 自从运用杠杆式脉搏描记器描绘图以来,图进入了实测的波示图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脉象描记仪器的不断改进,种类亦不断增多,但其工作方法都是在模拟中医指切的方法,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符合中医切脉特点,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7.html

诊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诊的神化,常常对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一)心、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3.html

中医脉象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拘急有寒气。” 《诀》:“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崩中、漏下。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部见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千金方》:“寸口,苦寒为衄,关上,胃中冷,心下拘急,尺,厥逆,小跪中拘急,有寒气。” 《活人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6.html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居处,动静、勇怯、亦为变乎?统伯对曰: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正常脉象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脉象有胃、神、根三个特点。有胃:有胃气的脉象,古人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是有胃气。即使是病,无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象者,便是有胃气。有胃气,则为平脉,少胃气,则为病变,无胃气,则属真脏...

http://qihuangzhishu.com/92/27.htm

脉象类比和相兼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为一息七至;促脉为数而时止;动脉为滑数而短。 迟脉为一息三至;缓为一息四至,稍快于迟。 3.形类比较 形包括道粗细、形长短、脉象流利度和脉管的紧张性。 洪脉与大、实 浮大有力,来盛去衰,如波涛拍岸势为洪脉;宽倍于寻常为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5.html

脏腑脉象_《四圣心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藏为阴,六府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缓,肺涩,肾沉。其甚者为藏,其者为府。《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inyuan/1296-16-4.html

共找到556,2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