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阴阳失调现象,即导致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无论病变部位、病势趋向、病性寒热以及邪正虚实的消长等,均可用阴阳的偏盛偏衰来概括说明。《素问·生气通天》:“凡阴阳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应象大...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40.htm

“以情胜情法”调七情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以情胜情法”又称“情志制约法”,具体可分为“五脏情志制约法”和“阴阳情志制约法”。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心身变化。 对影响心身健康的不良情绪的调节,可根据中医学的“情志相胜”理,运用“以情胜情法”来调节太过的七情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84.html

灾后心神障碍的中医开导法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中医心理治疗的开导法最早见于《灵枢·师传篇》。该篇指出:“人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以其败,语以其善,导以其所便,开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了四点内容。 地震灾害后,伤员们不仅有很严重的躯体障碍,同时对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205.html

治病须明阴阳虚实_《证治心传》_中医书籍_【岐黄术】

...今特约而简,显而明,使后进者有所指归欤。澜按∶表里、虚实、标本、阴阳,明此八字,万病变幻虽多,以此推测,有殊途同归妙。经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由是观,医贵博通古今,超越前哲,非学有根柢者,所不能道焉。今先生所,皆...

http://qihuangzhishu.com/238/4.htm

寒为冬气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术】

...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9.htm

《黄帝内经》身体观范式(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命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还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因此,身体及其生命活动,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秉承天地阴阳气的和合作用而产生的。 功能气 《素问·五常政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06.html

阴阳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鼓钩,钩,心脉也。心火主长。生气郁动,是以脉滑也。此六脉者,乍阴乍阳,其至无常,彼此交属而相并合,左右缪注而通五脏。缪通者,左注右,右注左也,义如缪刺。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客,于其至也,决以度,察以心,合阴阳之论,审其先后以定主客,则贵贱...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18-1.html

阴阳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失常不固,人就折寿夭亡。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主张、“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乏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总之,阴阳学说对矛盾双方的性态作了具体...

http://qihuangzhishu.com/44/6.htm

中医是中和医_【中医宝典】

...达到中这一目的的手段,而陈文所和合事实上只讲到和并未言及中。笔者提供一篇相关文章,欢迎中医同道批评指正。 古人云:“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溯本求源,中医从本质上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医学?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何关系?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24.html

标本阴阳_《汤液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术】

...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经络在外为标,此脏腑经络标本也。更,人身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先受病为本,后传流病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虽病有十数...

http://qihuangzhishu.com/245/16.htm

共找到550,2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