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关为妻夫,合于目锐 耳后、颊车肩颈缺盆胸;后溪配申脉为夫妻,合于小肠膀胱、背颈耳肩膊属,列缺配照海为母子,合于肺肺系喉咙胸膈,此脉交会也。凡脾经左右四十二穴,统于公孙二穴,一切脾病皆。余经仿此。心包络内关,胆临泣,三焦外关,小肠后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7-2.html

十二字手法下手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外推摇泻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后浅扪补欲补时,出针扪闭其穴循令气血宣散,邪气散泄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捻(行气)上,大指向外捻;下,大指向捻。如出针,捻令气行至病所,外捻令邪气至针下而出下手中爪、搓、摇、...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0.htm

热凉补泻与针刺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中医诊所,1954年3月应华北中医实验所邀请为针灸医师,同年10月至临终一直任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郑毓琳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认为得气和气至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7.html

药线挂线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药线挂线是采用药物丝线或纸裹药线来挂断瘘管或窦道的治疗方法。 本法首载于明代徐春甫所著的《古今医统》,云“只用芫根煮,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鹅管内消”。本法经程复斋推广,一直沿传至今,并不断改进,目前常用橡皮筋代替药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79.html

震后疾病防治_环境养生_【中医宝典】

...争取时间。 九、放血急救脑出血 放血疗法,出于《黄帝内经》。比如脑出血,指非外伤性实质的出血,多由脑部血管破裂所致,又称脑溢血,到目前为止,病死与致残率均高。中医的放血疗法,则是选十宣,即手指十个指肚,十二正经井穴,以砭石或三棱针刺绿豆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68.html

中医抗癌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李忠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根据“状态疗法”原则,中医抗癌六大法则是状态疗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固摄正气,振奋阳气,调理心、肝功能,促进体内毒素排除,达到阴阳、脏腑、气血的目的。 固摄 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52.html

古代文人养生_【中医宝典】

...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85岁,一生为后世留下9000余首诗篇,其养生方法是注重睡眠。他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晚10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疲劳精神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不仅妨碍记忆、思维能力,而且影响人的寿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18.html

顾乃强_略论陈实功外及其在临床的应用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11):2摘要《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它是一部代表我国明代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陈氏在治疗外症中,既十分重视,更在外治法上精心钻研,丰富独创了许多宝贵的外治法。本方将它汇集综合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naiqiang/560-7-2.html

敷贴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几十个。50年代后,敷贴发展迅速,医药工作者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用芒硝、大蒜大黄分别外贴阿是穴治疗阑尾炎或炎性肿块;用蓖麻子仁捣烂,敷头顶部百会穴,子宫下垂脱肛等。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不断探索穴位敷贴的治病机理,使之更加完善。...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512.html

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温、清、补、消。但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fa-2490.html

共找到1,072,7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