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诊妇人之病,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若不详细审问,倘用药误触之,则所关匪细,多有变生他证,疑似难明,岂不昧其病之所因哉。...
...同一病机可出现多种病症,而同一种病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病机。这也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道理。当然若能准确把握病机,结合病人年龄、职业、形态、气色,结合经验是完全有可能较准确地说出病人有何病症的,但绝不是简单的根据诊脉。 误区四:中医的核心...
...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要想对疾病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必须做到四诊合叁,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联合运用,缺一不可,有人认为,中医看病,只是摸脉看舌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中医对四诊所收集的疾病有关资料,和中医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相结合,然后...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四诊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的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诊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诊的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诊可知腹部脏腑...
...诊病之法,无过于望、闻、问、切,所谓四诊也。此四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望者,望其色也。凡人...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排出物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
...安烦苦欲饮食二便也,切脉者,切脉之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有力无力也,医者诚能以四诊参合表里虚实寒热之病,则可保万全也。...
...门人问曰.尝闻肥人之脉宜沉.肾肝之脉宜沉.冬月之脉宜沉.于此有人.年盛体丰.冬时腰痛不能转侧.怯然少气.足膝常逆.证脉皆寒.与肾气丸不应.转增寒热喘满.何也.答曰.不在证治也.夫肥人之脉沉者.湿伤血脉也.腰痛不能转侧者.湿滞经络也.怯然...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之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诊“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