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古代诗人佚名的《鹤发银丝映日月》 原文如下: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赏析 这是一副对联,出处不详,赞扬老师的兢兢业业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皮肤黑热病,可愈合结疤,但局部仍有菌存在。 (四)皮外及播散性孢子丝菌病 1.骨、骨膜及滑膜孢子丝菌病 据报告,30例皮外型中80%是骨孢子丝菌病,且多有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也可波及骨膜及滑膜致残毁性。骨常波及指骨、趾骨、跖骨、尺骨、桡骨及...
...慢性咽炎日久,咽部粘膜瘀血肥厚,咽后壁滤泡累累者,疗效尤佳。 5、产后缺乳:将整鸡蛋去壳后放在豆油上煎,等蛋黄稍凝固后,将七厘散1.5克撒在蛋黄上,药变色后即取出,连同鸡蛋一起服下。自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连服3—5天,奶汁会不断...
...两性霉素B 对皮肤淋巴管型及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可以应用。首次剂量3~5mg,成人可加到30~35mg,持续1~2个月。 2.外用药 2%碘化钾或0.2%碘溶液可外用;2%球红霉素二甲亚砜透剂,2次/d;两性霉素B250~500mg,二甲亚砜...
...出自:中唐诗人柳宗元的《早梅》 原文如下: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这样...
...目录 《风痨臌膈》茯苓菟丝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风痨臌膈》:茯苓菟丝丸【处方】白茯苓4两,白术(米泔浸)4两,莲肉4两,五味子(酒煎)2两,山药2两,杜仲(酒煎)3两,炙草7钱,菟丝子11两(用洁水淘净,入陈酒浸1日,文火煮烂极...
...(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注释 (1)“吴子使札来聘”:这句话是该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 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使者代表国君,他...
...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夫政出多门,非国家之福也。既有下院以代表民意,而复以上院掣肘之,是~也。 ◎梁启超《乐利...
...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而《公羊传》出于“诸夏”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偏见,甚至否认吴国“有君、有大夫”,对《春秋》记事用语理解为抬高了吴国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春秋公羊传》解释《春秋》为什么用“吴子”肯定吴国“有君”,用“聘”肯定吴国...
...味酸,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泻湿驱风,敛精利水,暖膝温腰。兔丝子酸涩敛固,治遗精淋漓,膝冷腰痛。但不宜于脾胃。久服中宫壅塞,饮食不化,不可用于误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