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阴阳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lijue-2029.html

阴阳八卦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有能耐,还得说是咱老祖宗。 天地万物,世间万事,万人万心,各人各心,万花筒似的,忽悠变来变去,怎么才能把它们分清辨清认清理清说清?老祖宗就拿出两个字儿来:阴阳。 比太古还古时候,天地未开,嘛都没有,只有太易太初太素三样。太易是气之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0.html

郑寿全_阴阳为纲,辨证论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对立统一观。他说:“坎中真阳,肇自乾元,一也;离中真阴,肇自坤元,二也。一而二,二而一,彼此互为其根”。这也是对《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发。以此立论,联系人体病理则认为“此阴阳二气原是均平,自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engshouquan/1212-2-0.html

阴阳互根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变化。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hugen-2028.html

阴阳胜复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覆。阴阳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反作用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shengfu-2030.html

阴阳家、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由于阴阳观念最初即建立在阳光之有无、向日或背日这些直接作用于人类感官之上自然变化,因此“四时”变化受到了格外强调:“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所谓四时之序,即春生、夏荣、秋收、冬藏,阴阳家强调这是“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阴阳转化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事物阴阳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zhuanhua-2032.html

阴阳两面解释_阴阳两面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耍两面手法 with two faces 特别是那个阴阳两面马之悦,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人明来,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人暗往...

http://hanwen360.com/c/353786.html

阴阳大义_【中医宝典】

...古人最初所发现阴阳,必是与日有关系,“阳”左为“阜 ”右上为“日”右下为“一勿”(此为一体,写不出)为声,日光之照象形,故“阳”从日,“一勿”声,日光照在阜上,日在上,光照在下,在阜之向日侧,故为阳。“阴”左为“阜”右上为“今”为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0.html

协调平衡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过程也就是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多种多样新陈代谢,都是通过阴阳协调完成。体内各种矛盾,诸如吸收与排泄、同化与异化、酶生成与灭活、酸碱产生和排泄等等,都在对立统一运动中保持相对协调平衡,而且贯穿生命运动过程始终...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2.htm

共找到907,1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