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40岁。成都某厂职工。【病史】1973年5月,患腰痛,小便不利。先后经两处医院检查:尿液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少许红细胞,少量尿蛋白,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均诊断为“肾盂肾炎”。服中西药三月余,病势未减。同年8月来诊。【初诊】...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一.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
...邢××,女,67岁。河北省任丘县马家坞乡,农民。【病史】1975年春节,左面部疼痛,其后逐渐转为剧痛,阵阵发作,持续三年之久。任丘××医院,北京××医院等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未明显好转。1978年12月18日来诊,...
...医师,用经方效果不好,便谓“古方不能治今病”、“汉代人的体质与今人有别,且环境气候也变化了,不能用汉代的方治疗今人之病”等等,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经方的内涵。经方不加减,固守一方而无变化,都是不对的,而应根据症状变化进行加减。关于这一点,张仲景...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主要...
...病因辨证为辨证施治方法之一。 【病因辨证】 辨证施治方法之一。不同的病因可以通过人体内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
...郝××,女,22岁。重庆市某厂管理员。【病史】1959年7月,因高热昏迷。送往某医院急诊。经用退热药,高烧不减,再以物理降温,仍无效。未明确诊断。遂出院,请中医治疗,当日服药两剂热退,渐清醒。但次日晚又陷入昏迷。送××医院抢救,当即下病危...
...诊呢?脉诊是中医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是根据脉象分析元气阴阳的偏盛,体察病邪之所在,探求五脏气血的寒热虚实,进而识病辨证,审证求机,指导处方用药,推断预后。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法之一,因而中医历代经典著作无不重视脉诊。《黄帝内经》...
...而改用中药治疗。中医辨证为阴津损伤,肺失滋润,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南、北沙参各30g,麦冬15g,生地20g,元参15g,玉竹15g,百合30g,桑白皮15g,功劳叶20g,银柴胡、鳖甲各10g,青蒿30g,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
...不论是经期先或后,经量多或少,补益气血的归脾汤、圣愈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几乎都可以加减使用。因此,对月经失调的治疗,关键在于辨证,辨证明确,治疗原则就容易确定,至于经期前后、经量多少等现象,只是用药时的加减问题。月经失调的辨证,仍遵循中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