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难经悬解叙_难经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昔黄帝岐伯、雷公、鬼臾区之伦,质疑辨难,更相问答,作素问灵枢,垂万世。其理玄,其趣博,文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读之者且浩乎莫寻其津涯,杳乎莫测其渊深也,又孰从而难之哉!勃海秦越人,析其秘,撷其腴,著难经二卷,信足阐古圣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2.htm

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以前古典医籍和历史文献,如内经史记、仓公诊籍、难经伤寒杂病论里,虽各有二、三十种以上名,但缺乏脉象指下标准,没有明确概念。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个人心得,联系临床实际叙述脉理,并对中某些重要问题作了扼要阐析。本书原附刊于本草求真之后,后出单行本。现存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脉理存真学著作。三卷。清·余显廷校订。刊于1876年。余氏叔祖父余燕峰曾以诊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0.html

难经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代医学家:黄元御著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自序 新刻难经悬解叙 卷上 一难 二难 三难 四难 五难 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xuanjie/index.html

中医脉象之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实际意义不大。浮沉二内经起就是“对举”,实际含有中,中是正常,故不具论。但难经于浮、中、沉三级分诀以外,由于难经主张浮沉分级以候五脏,故尔在第五难中有五级分法:“然缸持如三菽之重,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4.html

后世存在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台而已,有矛盾时,亦是以舍脉从证,舍证从等等为课题做文章。这内经、仲景将病证治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综合辨证,有方法原则上不同,使诊趋于僵化。至明清时才有一些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强调通过综合证以辨病机,并做了新的探索,但不够自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辩_医旨绪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典篇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启玄子注曰∶“膻中在胸中两乳间,为心君播宣教令,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要精微论以左寸之外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为十二脏之一,以其无形,心肺并居胸中,故诊附焉。本义此图,恐未必...

http://qihuangzhishu.com/742/66.htm

难经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帝王世纪曰∶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杨玄操难经序曰∶黄帝八十一难经者,秦越人所作。按黄帝内经二帙,帙九卷,其义难究。越人乃采精要八十一章为难经。(事物纪原八十一难经乃秦越人扁鹊祖述...

http://qihuangzhishu.com/336/78.htm

医学基础理论研究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金元时期诊断学研究成就突出地反映在学和舌诊上。有些见于有关专著中,有些散在于一些综合性著作里: (一)学: 这一时期最突出学专著为滑寿诊家枢要(1341),该书集元以前诸家学理论为一体,结合个人认识,详述诊体系及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5.html

诀_中风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可以任人提挈视如傀儡乎?今试诘之曰∶仲师谓尺寸俱紧者,名曰伤寒。若以此部位论之,则是五脏六腑皆病,何以止言曰太阳病耶?吾知其必无应矣。然则诸家皆欺人之语,不足信也。惟难经、仲景之,乃古圣所贻,各有至理,且其相同,...

http://qihuangzhishu.com/277/12.htm

共找到1,107,1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