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必求于本。”是指气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黄帝内经》的子篇。《黄帝内经》第一章第一节是上古天真人论,说上古真人呼吸天地之精气,独立守神寿蔽天地。这是《黄帝内经》的主篇,是中医理论的圭臬。 中医基础理论中第一章第一节《精气学说》...
...之《燕策》 14、《陈翠合齐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15、《苏代自齐使人谓燕昭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16、《苏代为燕说齐》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17、《奉阳君告朱欢与赵足》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
...《五邪》 1、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2、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
...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壶吗?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
...《脉度》 1、脉度:黄帝曰:愿闻脉度。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
...《动输》 1、动输: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歧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2、动输:...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1、《段干越人谓新城君》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2、《段产谓新城君》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3、《建信君轻韩熙》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4、《魏为九里之盟》原文-出自《战国策》之《韩策》 5、《安邑之御史死》原文-...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中涉及药物不多,现结合古今研究予以解析如下。 1.醪醴 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以下前已注明者不再标出)。醪为浊酒,醴为甜酒,均是古代含有酒成分的一种饮料,用以治疗疾病。为五谷酿成而未经蒸馏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