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类十七种、医案类十五种、杂着类(医话、医论)十二种。内容丰富,校勘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有一些著作不见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也被辑到本书中来。这对保存祖国医药学文献有重要意义。...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裘序 梁序 小引 凡例 卷一 赋禀 护胎 指纹析义 指纹切要 三关部位歌 浮沉分表里歌 ...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在乳头直下一横指处。主治小儿温疟,咳嗽,气逆等...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土)穴。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屈肘取穴。一说在“天井外旁五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尺侧上、下副动、静脉及尺侧返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项强...
...水平,下两角是穴。后《医宗金鉴》定名疝气穴。《针灸集成》则定名脐旁穴,均作经外穴。近代《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等又改称三角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旁廷穴之俗名。出《千金要方》。《针灸集成》作注布。参见旁廷条。...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属足厥阴肝经,井(木)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针灸集成》)。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静脉。主治疝气,崩漏,遗尿,睾丸肿痛,月经不调,阴挺,...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瘰疬……又方,以绳子周回病人项,还至起端处截断,将此绳一头从大椎上垂下脊骨,绳头尽处点记,又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中折黑记横布脊点上,两端尽处,灸百壮大效。”《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经外穴,名消疬。在背部,以平结喉之...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膝旁。在腘窝横纹之两端,每肢二穴,左右共4穴。主治腰痛不能俯仰,脚酸不能久立。...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五百二十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1723年。本书分类编纂,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分科治疗;有论有方,内容丰富,叙述较系统、全面。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