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濫湯,則與凡末同調矣。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自第一至第三。注以緩急言者凡三品,自第四至第六。以器類標者共五品,自第七至第十一。以薪火論者共五品,自十二至十六。 第一, 得一湯 火績已儲,水性乃盡,如斗中米,如稱上魚,...
...孚于剥,有厲。象曰:孚于剥位,正當也。 隂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處尊而孚於上,隂信於小人消君子之道也。得位正當為人之刑,則下化矣。下之消則上危也。可不慎乎。 上六。引兊。象曰:上六引兊,未光也。為五牽說,信而尚之,柔而匪正也。雖說來矣,豈...
...公問於公孫鞅曰:「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無私,奈何?」 公孫鞅曰:為法令置官置吏樸足以知法令之謂,以為天下正者,則奏天子;天子名,則主法令之民,皆降受命發官。各主法令之民,敢忘行主法令之所謂之名,各以其所...
...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
...其有不有;心与太虚同无,其无不无。’庶几知此哉!” ※《六祖解金刚经》一卷 晁氏曰:唐僧惠能注。《金刚经》凡六译,其文大概既同,时小异耳。而世多行姚秦鸠摩罗什本。 ※《六译金刚经》一卷 陈氏曰:此经前後六译,各有异同,有弘农杨版A32者集...
...於几近,闲邪介疾,宜其有喜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1)。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2)。 (1)比於上六,而与相得,处尊正之位,不说信乎阳,而说信乎阴,“孚于剥”之义也。“剥”之为义,小人道长之谓。 (2)以正当之位,信於小人而疏...
...○《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正书行书)褚遂良撰○正书,都五卷。(共四十贴。) 第一,乐毅论。(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第二,黄庭经。(六十行,与山阴道士。) 第三,东方朔赞。(书与王循。) 第四,周公东征。(十一行。)年、月、日、朔小字。(...
...章宗大定二十九年,上以选举十事,命奉御合鲁谕尚书省定拟。 其一曰:“旧格,进士、军功最高,尚且初除丞簿,第五任县令升正七品,两任正七品升六品,三任六品升从五品,两任从五升正五品,正五三任而后升刺史,计四十余年始得至刺史也,其他资格出职者可知矣...
...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字,宜委吏部,自今以後,於平留选人中加工访择,取志行贞退、艺学精通者注拟。综核才实,惟在得人,不须限以登科及判入等第。其校书、正字限考,入畿县尉、簿,任依常格。(《唐会要》六十五) ◇ 职田草粟诏 百司职田,多少不均,为弊...
...中者即授官。 凡出身,嗣王、郡王,从四品下;亲王诸子封郡公者,从五品上;国公,正六品上;郡公,正六品下;县公,从六品上;侯,正七品上;伯,正七品下;子,从七品上;男,从七品下;皇帝缌麻以上亲、皇太后期亲,正六品上;皇太后大功、皇后期亲,从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