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十一评析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东西去发现抽象道理。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老子所说‘道’,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2.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界定或划分。因此,“道”具有不同于众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描述方法。把人类住房分析成是母亲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德经·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是没落阶级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叔向、墨翟,战国时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三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朱子曰老子为柱下史,故见此书。”按韩非子林所引周书,与国策同。 谦之案吕氏春秋行论篇曰“诗曰‘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亦与此词异谊同,疑亦为老子所出。又案“是谓微明”,高延“首八句即祸福盛衰倚伏之几,天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2.html

老子劫灰和人类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推说自己也不知道,就顺水推舟,正好西域来了一位胡僧,请来,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更引起汉武帝兴趣了。找来了胡僧,问这块黑石头一样是什么东西,胡僧便“此乃前劫之劫灰也。”一块煤炭,叫它做“劫灰”,多么富有神秘性文学笔调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老子第二十六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读本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二十四企鹅步伐,猩猩醉舞_道家_【文学360】

...高明,不然,就很扫兴,“喀然若丧其耦”了!如果说,你菜做得天下第一好,那么,虽然这时还挂着一脸油烟,累得要死,可是心里滋味,却舒服得很,这是一般常理。所以,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4.html

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工夫,所谓修神仙丹道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错误观念认为老子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于是,一说到老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老子五千文过关-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0.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365页)不过,张先生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共找到1,105,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