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道名称之外,尚有几个与它同义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宇宙是无限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第八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海洋和土形成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几字,并非若水德性,便合于道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老子第五风箱式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静态也是存在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鼓橐吹捶,以销钢铁”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第三道家与法家辨贤_道家_【文学360】

...人文历史演变,与学术思想相互并行,看来非常有趣,也的确是不可思议有正必有反,有是就有非。正反是非,统统因时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不同而互有出入。同样也属于道家鬻子——鬻熊,如果只依照传统说法而不谈考证生平,那么,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9.html

老子五千文过关-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0.html

老子第十九唯大英雄能本色_道家_【文学360】

...几乎都是盗跖。 老子提出了上述道理后,接着“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为什么要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东西呢?这个哲学道理发挥起来太多太多,一言难尽,因此暂不讲它,只要把握住这个观念就行了。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6.html

老子第三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礼记说明中,又“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虽然不像后来告子一样,强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老子第十三天下由来轻两臂_道家_【文学360】

...,见于庄子·杂篇让王篇。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摆之者必有天下。君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 善。自是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5.html

老子第九急流勇退类型_道家_【文学360】

...是“功遂身退”异常之道一例,颇可耐人寻味。 附“功遂身退,天之道”一些资料 独庵老人——姚少师自题像赞偈 看破芭蕉拄杖子,等闲彻骨露风流。 有时摇动龟毛拂,直得虚空笑点头。 应臬姚少师影堂有自题偈语诗(明诗纪事) 冀北江南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8.html

老子吃瘪-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了胡须,要笑得变黑了。当然包括现在我。 唐朝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手打老子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共找到1,175,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