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谓莘老、巨源〉南方固乡党,谪宦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根。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刘莘老》苏辙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 俨然自...
...《衡论·用法》苏洵 古之法简,今之法繁。简者不便于今,而繁者不便于古,非今之法不若古之法而今之时不若古之时也。先王之作法也,莫不欲服民之心。服民之心,必得其情,情然耶,而罪亦然,则固入吾法矣。而民之情又不皆如其罪之轻重大小,是以先王忿其罪...
...〔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𠀤音溚。《篇海》竹䇱也。 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 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
...《权书·六国》苏洵 相关文章:《六国论》原文和译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
...《衡论·养才》苏洵 夫人之所为,有可勉强者,有不可勉强者。煦煦然而为仁,孑孑然而为义,不食片言以为信,不见小利以为廉,虽古之所谓仁与义、与信、与廉者,不止若是,而天下之人亦不曰是非仁人,是非义人,是非信人,是非廉人,此则无诸已而可勉强以到...
...「上韩枢密书」 太尉执事: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昨因请见,求进末议,太尉许诺,谨撰其说。言语朴直,非有惊世绝俗之谈、甚高难行之论,太尉取其大纲,而...
...“僭”为“替”,如是者亦不敢辄改。皆随件注,凡注数十百条,号曰《六家谥法》。《宋蜀文辑存》卷四 「谥法总论」 嘉祐六年七月,诏修礼书。十月,诏古谥法有不可用者,以属修书之吏,臣洵实典其事。按治论谥者起于今文《周书·谥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多首诗歌。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
...盖张公文,《志》又不可不尽心同虑也。 惶悚!惶悚!仍须索便下笔也。 未由瞻晤,千万加爱,不一。 《与王定国三十五首(之四)》苏轼 不见定国一年,不与定国书半年,每得来书,辄愧满面,取纸欲答,又懒而止。 每想君熟知我此态,不复以为怪也。 即日,...
...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