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九十五卷(赞八十首)_诗词_【文学360】

...·第一尊者苏轼 正坐敛眉,扼腕立拂。 问此大士,为言为默?默如雷霆,言如墙壁。 非言非默,百祖是式。 罗汉赞十六首·第二尊者苏轼 旃檀非烟,火亦无香。 是从何生?俯仰在亡。 弹指赞叹,善思念之。 是一炷香,是天人师。 罗汉赞十六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06.html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记梦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据元本题下注“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认为“燕子楼未必可宿,盼盼何必入梦?东坡居士断不作此痴人说梦...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7637.html

沁园春·孤馆灯青赏析_【古诗文大全】

...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三句,“优游卒岁”语出诗经·小雅·采菽:“悠哉悠哉,聊以卒岁。”然后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鲁国大夫叔向被囚后“优哉游哉,作者将上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3464.html

苏轼补遗·论语解二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补遗·论语解二首 观过斯知仁矣苏轼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自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 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7.html

苏轼第七卷(古诗八十三首)_诗词_【文学360】

...懒,坐此百事缓。 仄闻顿夫子,讲道出新贯。 岂无一尺书,恐不记庸懦。 陋邦贫且病,数米铢称炭。 惭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馆。 袖中出子诗,贪读酒屡暖。 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和子由四首·韩太祝送游太山苏轼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18.html

苏轼补遗·表状十四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苏轼补遗·表状十四首 同天节进绢表苏轼 伏以大人之德,莫得而名;万寿之觞,无物可称。 前件绢,土地所出,赋租之余。 敢输向日之诚,少备充庭之末。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太皇太后苏轼 效五物以观云,咸知岁美;备八能而合乐,益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32.html

入境问俗的解释_入境问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进入别国国境或到一个新的地方时,先要问明那里的风俗习惯,以免犯忌 on entering a country inquire about its customs 入境问俗,又复过于所期。——宋· 苏轼密州谢上表 国语辞典 比喻明瞭俗尚...

http://hanwen360.com/c/290545.html

入境问俗的解释_入境问俗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受命抚躬,已自知于不称;~,又复过于所期。 ◎宋·苏轼密州谢上表...

http://hanwen360.com/cy/290545.html

苏轼的诗作风格_文学家_【文学360】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51.html

苏轼的一生_文学家_【文学360】

...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对待新法,又主张“参用所长”(辩试馆职 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们:的全盘否定新法。这种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态度,又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祐四年三月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8.html

共找到485,2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