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的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伊希巴拉珠尔由于天资聪颖又肯努力,对传统蒙医药学和藏医医典以及古印度医学均有研究,而且造诣很深。他在行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特别是医治蒙古地区常见病和地方病的经验更为丰富。颇具影响的五著作,将古印度医经八支和西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0.html

周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形质”,与唐容川“持中西之平”观点相仿。著有六气感证要义一卷(1898年),本草思辨录(1904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645.htm

原文-出自说文解字_字书_【文学360】

... 1936、隶:隶:也。从又,从㞑省。又,持㞑者,从后之也。凡隶之属皆从隶。 1937、隶:𨽿:也。从隶枲声。曰:“𨽿天之未阴雨。” 1938、隶:隶:附箸也。从隶柰声。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336.html

凡例_本草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草自神农以来,数经兵燹,又遭秦火,所传书多散轶,鲁鱼亥豕,不能无误,一字舛错,动即杀人。铎躬逢岐伯天师于燕市,得闻轩辕之道,而本草一书,尤殷质询,凡有所误,尽行改正。此书删繁就简,凡无关医道者,概不入选,即或气味峻烈,损多益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xinbian/624-8-0.html

原文-出自说文解字_字书_【文学360】

... 1431、㗊:㗊:众口也。从口。凡㗊之属皆从㗊。读若戢。又读若呶。 1432、㗊:嚚:语声也。从㗊臣声。 1433、㗊:嚣:声也。气出头上。从㗊从页。页,首也。 1434、㗊:嘂:高声也。一曰大呼也。从㗊丩声。春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298.html

走进青海“中医中药中国行”_中药视野_【中医宝典】

...;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中藏医药专业技术队伍;整理出版了医典晶珠本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药研究荟萃等一大批藏医药著作;开展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效、药物作用机理、剂型改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制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25.html

辽夏金元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典。宇陀萨玛凭他的医学功底,以及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家游学时所积累的经验,对医典做了十分深入的调查研究。由于这部书著成以后,西藏的社会经历了变化,已过去了个世纪。有许多新的著作、人物问世,积累的经验也很多。于是,他对老宇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7.html

巴·吉格木德教授谈蒙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宝典】

...。16世纪末,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医经八支和藏医学经典医典等许多著作先后在蒙古地区流传。医经八支是以古印度朴素唯物主义土、水、火、风、空的“五大元素”学说为哲学指导,以“赫依、希拉、巴达干”和“七津”理论为主要内容。医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8.html

_汤液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此涂之。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气滞。云∶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泄滞气。瓜蒂气寒,味苦。有毒。本草云∶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食诸果,病在胸腹中者,皆吐下之。去鼻中息肉,疗黄胆,鼻中出黄水。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gyebencao5405/245-10-1.html

米谷_汤液本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足阳明经。云∶消食,治脾胃食不化,须于脾胃药中少加之。微炒黄用。云∶益胃气。本草云∶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令人好颜色。落胎,下鬼胎。又能治小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gyebencao5405/245-10-2.html

共找到683,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