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成功地进行了摘除死胎手术。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发展。晋,王叔和著成脉经使诊脉理论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河图洛书中医学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中易学关于八卦来源传说。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子罕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77.html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思路探讨_【中医宝典】

...来改善证失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证是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核心所在,撇开证改善,完全用西医指标体系评价中医疗效,无异是本末倒置,不利于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临床治疗学乃建立在整体观、辨证论治等理论体系基础上。证候是中医学对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27.html

哲学使中医药富有特色——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张宗明教授_【中医宝典】

...因此,通过中医学哲学基础研究,对于阐明中医学思维特征、文化渊源和学术内涵,理清中国哲学中医学体用关系,探讨中国哲学现代价值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就把中医哲学基础列入其中,反映了中医药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2.html

温病学说发展成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广瘟疫论及喻嘉言、陈平伯之论温以及余师愚之论疫、周扬俊论温热暑疫等等。他们于温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2.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内涵框架构建(2)_【中医宝典】

...基础上产生和存在。有气,才有化;没有气,也就没有化。简言之,生命因气而化。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医学气化理论就是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生命活动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3.html

探讨解释_探讨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probe into 探讨一下达成协议可能性 他们讨论了罪恶之后,便探讨如何消除它 探幽寻胜 visit scenic spots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唐· 孟浩然登鹿门山 国语辞典 深入研究。 唐....

http://hanwen360.com/c/163230.html

中医学研究对象为现象-状态_【中医宝典】

...先生,最近撰文中医学—象科学代表,比较了中西方哲学形成科学认识类型,认为中医学是对生命现象研究科学。文章说:“西方传统认识,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空间统摄时间。中国认识传统,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时间统摄空间。因此,前者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40.html

裘沛然_五、对中医学术发展分析思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积累了大量疾病作斗争经验,同时接受了当时先进农业、天文、历法、气象等学科多方面渗透和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例如,天文学中的天地、日月分阴阳,五星运行,就为阴阳五行学说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对气象异常变化观察研究,产生了中医学外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3-5.html

中医基础理论含义构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人格,是不同个体生理心理特性反映,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倾向性等,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学对疾病认识理论,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3.html

共找到1,099,6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