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者,疏于其上。且发策以问诸生云扬雄准《易》作《太玄经》,其自序称《玄》盛矣,而诸儒或以为犹吴、楚僭王,当诛绝之罪,或以为度越老子之书。大抵誉之者过其实,毁之者失其真,皆未可信。然譬夫听讼,曾未究其意,乌能决其曲直哉!今欲论《玄》有方、州...
...《权书·攻守》苏洵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守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
...《衡论·议法》苏洵 古者以仁义行法律,后世以法律行仁义。夫三代之圣王,其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蔓延于天下,而形见于礼乐。下之民被其风化,循循翼翼,务为仁义以求避法律之所禁。故其法律虽不用,而其所禁亦不为不行于其间。下而至于汉、唐,其教化不足以...
...、于书、于世家、于列传所谓太史公者,果其父耶抑其身耶?此迁之失也。固赞汉自创业至麟趾之间,袭蹈迁论以足其书者过半。且褒贤贬不肖,诚己意也。尽己意而已。今又剽他人之言以足之,彼既言矣,申言之何益。及其传迁、扬雄,皆取其《自叙》,屑屑然曲记其...
...之所欲使子之先君不朽者,兹亦足以不负子矣,谨录以进如左。然又恐子不信《行状》之不可用也,故又具列于后。凡《行状》之所云皆虚浮不实之事,是以不备论,论其可指之迹。《行状》曰:“公有子美琳,公之死由哭美琳而恸以卒。”夫子夏哭子,止于丧明,而曾子...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而卒铭其墓。凡子之所欲使子之先君不朽者,兹亦足以不负子矣,谨录以进如左。然又恐子不信《行状》之不可用也,故又具列于后。凡《行状》之所云皆虚浮不实之事,是以不备论,论其可指之迹。《行状》曰:“公有子美琳,公之死由哭美琳而恸以卒。”夫子夏哭子...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宋·苏洵《史论下》:“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心胸狭隘...
...玄首序 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阴阳(土比),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方州部家,三位疏成。曰陈其九九,以为数生,赞上群纲,乃综乎名。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玄测序 盛哉日乎,炳明离章,五色淳光。夜则测阴,昼则测阳。昼夜之测,或否或臧。阳推...
...迎:阴气诚形乎下,物咸溯而迎之。: 初一:迎他匪并,无贞有邪。测曰:迎他匪应,绯所与并也。 次二:蛟潜于渊,陵卵化之,人或阴言,百姓和之。测曰:蛟潜之化,中精诚也。 次三:精微往来,妖先灵觉。测曰:精微往来,妖咎征也。 次四:裳有衣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