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著作。①七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是以外科医论和医案为主的著作。卷一-二集录各家外科诊治大法;卷二-六多系作者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卷七总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剂并附经验方。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②十卷。清·黄黉辑。刊于...
...)上为末、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一半,用布绢绞汁,入蜜少许服。渐加一两重,一日三服,常使小便疏通。如有自利,不用朴硝、大黄。《外科精要》八味丸,亦治此证。...
...功一生致力于外科学,强调作一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勤读古代名医著作及文化哲学论著,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外科学术水平。陈氏集40年外科临床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撰《外科正宗》一书,即是这一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陈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医疗实践中,既...
...中药的种类数以千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为了便于辨识和运用,古人往往从其形态、色泽、气味、特性、功用、产地以及文化影响等角度予以命名。 (1) 形、色、气味命名 据形而命名者,如原机启微》,亦为眼科专著。其名取自道家《...
...明代是皮肤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取得突出成就的时期。薛已《外科枢要》、汪机《外科理例》、申斗垣《外科启玄》、陈实功《外科正宗》等著作记述了多种皮肤病,有关麻风、梅毒专著的问世,使皮肤病学水平有显著提高。(一)梅毒 梅毒作为一种性病,于1493...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外科启玄》说: “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亦即“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内在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的外科疾病通过经络的传导也可使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
...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是通治内外妇儿等十三科疾患的综合性著作,其中外科占有很大的比重。 危亦林(1277——1347年)是我国古代骨伤科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祖传五代习医,有很深的家学渊源,本人虚心好学、兼通数科,尤擅长骨伤科,其所著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外科学的每一进展,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为例:早年人们曾经施行胃空肠吻合或胃部分切除的手术以治疗此病,但发现这些手术后溃疡又可复发。通过一个阶段的研究,了解到胃酸分泌及其对溃疡的影响...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全生集》。一卷。清·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本书分6部分,即①论证,总述痈疽的诊治要点;②治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各种外科症证的治疗;③医方,共载外科效方75首;④杂证,载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⑤制药,...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全生集》。一卷。清·王维德撰。刊于1740年。本书分6部分,即①论证,总述痈疽的诊治要点;②治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各种外科症证的治疗;③医方,共载外科效方75首;④杂证,载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⑤制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