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蜂蜜治便秘_趣味中医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50/2.htm

严世芸_三、不拘一格,兼顾各家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自黄帝内经而下,名医辈出,先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中所书方药,常有奇效。后代医家则有唐代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明代张景岳、清代叶天士、王清任等名家,在中医学的发展长河中,颇多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shiyun/480-3-3.html

张仲景三物备急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张仲景三物备急丸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卒暴百病方。大黄 干姜 巴豆(各等分)上皆须精新。多少随意。先捣大黄、干姜下筛为散,别研巴豆如脂,纳散中合捣千杵,即尔用之为散,亦好用蜜为丸,贮密器中,莫令泄气,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angzhongjingsanwubeijiwan.html

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95.htm

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5.htm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_【中医宝典】

...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六经理论引出,而通过张仲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所谓六经,就是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张仲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52.html

秦汉时期医学家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7)、“医圣张仲景故里”(1900),据明代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灵应碑记载:“南阳城东仁济桥西圣庙,十大名医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阳县志记载:“宛郡(南阳)东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10.html

历史的痕迹 未来的钥匙——中国中医名人榜序_【中医宝典】

...思想先驱、能工巧匠之士。杰出人士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荣耀,更是人类走过历史的痕迹。 今天我们出版的这本书,(注:本文作者主编的中国中医名人榜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忝列医史之列,也是希望给历史、给中医史留下个痕迹。书中300位人士,从年龄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46.html

古代的妇产科学_妇科产科_【中医宝典】

...古代最早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是有关“种子”、“避孕”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山海经诗经中。西汉经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有一些关于“胎教”的内容,均很粗略。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是妇产科学的经典之作,陈自明的妇人大全...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2/b5114.html

名医别称一瞥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其别称富含文化内涵,意趣盎然。 以官职称名。创立中医“诊籍”(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而名垂青史的淳于意,曾做过齐国主管都城粮仓的“太仓长”,故后人称之为“仓公”。医圣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故医史古籍中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8.html

共找到466,7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