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
...;疾病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内经》中的七篇大论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主要论述运气学说,为《内经》主要学术内容之一。笔者在学习中发现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与《内经》其它篇章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兹探析如下。 (1) 论...
...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从此,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一部《黄帝内经》了,另外六部著作已经佚失了,但从其内容和成就来看,的确非同寻常。很难想象,这样丰富知识含量和完备的...
...诊断学专着。《医学六要》之一。明·张三锡纂。本书介绍四诊,但内容偏重于切脉。编者分析了浮、沉、迟、数等30脉的脉象、主病,对切脉部位、脏腑分部,持脉法、平脉、病脉、相类脉、危脉、妇人脉等均有简要的论述与辨析。并重点记述五官、色脉、声诊、问...
...解释这一概念,还必须用元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政、八卦、九宫等所有阐释事物运动规律的相关工具,总体地站在“时空观”的全面方位上加以考察,才能真正得以了解。 至于论述人体的“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则专指心的生理功能,如谓“心者,...
...医经著作。十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医经著作。十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医经著作。十卷。张骥撰。本书辑录《内经》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分为阴阳色气味、气运、五岁、穴化、五方、水谷、五宜、五过和药制共九类,分别予以集注,并加按语说明。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五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27年。作者在研究其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针对《伤寒论》中所述病情、病机予以重点剖析,以补《伤寒论辑义》之不足。此书刊行后,于1851年作者又撰《伤寒...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五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27年。作者在研究其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针对《伤寒论》中所述病情、病机予以重点剖析,以补《伤寒论辑义》之不足。此书刊行后,于1851年作者又撰《伤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