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茯神解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茯苓∶气味俱淡,性平。善理脾胃,因脾胃属土,土之味原淡(土味淡之理,徐灵胎曾详论之),是以内经谓淡气归胃,而慎柔五书上述内经之旨,亦谓味淡能养脾阴。盖其性能化胃中痰饮为水液,引之输于脾而达于肺,复下循三焦水道以归膀胱,为渗湿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7-58.html

脾胃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术柴治之乎?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义即宗内经所谓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别,其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25.htm

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中医的医术往往又称为“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4.html

群经见智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恽铁樵撰。卷一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二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三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所作的论辨。本书对内经理论大胆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319.htm

群经见智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三卷。恽铁樵撰。卷一首论内经之发源成书读法及总提纲;次述易理太极内经易经五行四时及甲子;卷二为扁鹊仓公医案及仲景伤寒论之研究等;卷三系对余云岫灵素商兑一文所作的论辨。本书对内经理论大胆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13.htm

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书所谓膈气呕吐者,此即内经气为上膈之一条也。所谓噎隔呕吐者,即内经三阳结为隔之一条也。仲景金匮书,以生姜半夏汤治痰呕,此治膈气方也;又以甘草大黄汤治呕吐便结者,此治噎隔方也。洁古家珍以呕吐分上中下三条,而以气积寒主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9-6.html

浅谈脾胃饮食疗法_中医食疗内科食疗_【中医宝典】

...。所以饮食方面,一定要定时定量,要有节制,暴饮暴食,会使脾胃功能紊乱。正如内经素问,脾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仍伤」。 宋末伟大医学家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指出「百病皆因脾胃衰而生也」说明了脾胃的重要性,脾胃衰弱,气血生化无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017.html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8.htm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3.htm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1)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之作,中华民族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一部生命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治未病”,告诉人们养生其实很简单!养生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国至今唯一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中医文化养生专家张其成教授倾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6.html

共找到781,4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