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五十六)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奇。刻烛分韵。所着有藏目录。栖老堂集。〔李氏(中梓)痘科点〕未见按〔朱氏(巽)痘科键〕二卷 存朱凤台序曰。治人之病。莫难于婴儿。婴儿之病。莫险于痘证。余少时出痘。几为医者所误。长而闻父母言。每竦然自危。而并为众婴儿危。以故留心斯证。苟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81-1.html

王大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履贯生平未详。中国载其着有外科纂要经验良方三卷、婴童类萃一卷、痘痧心法。此三书除婴童类萃曾有排印本(作三卷)外,余均未见有国内传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76.htm

方论(十)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先哲之意不合。余因窃举大要。以补成氏之朱备。知君子。或有所取也。〔赵氏(慈心)伤寒释疑〕佚按上见于伤寒治例。〔王氏(履)伤寒立法〕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史曰。王履。字安道。 山人。学医于丹溪朱彦修。尽得其传。尝谓张仲景伤寒论。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65.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9.html

诊法(二)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万全者难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锓梓以广其传。庶几与同志者共云。淳 改元。九月立冬后四日。永嘉施发政卿序。赵崇贺序曰。能人多矣。能使人皆能人。不多也。盖以医人有限。以教人无穷。施桂堂察病证有书。曰指南。本草有书。曰辨异。而续易简。...

http://qihuangzhishu.com/485/37.htm

方论(三十二)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辟东书堂。以教世子。长史刘淳为之师。洪熙元年薨。四库全书提要曰。普济方一百六十八卷。明周定王 撰。是书古今方剂。汇辑成编。 自定义定。又命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同论之。李时珍本草纲目所附方...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09.htm

方论(四十九)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亡名氏仙传外科秘方〕(藏目录赵宜真撰)国史经籍志十一卷 未见〔杨氏(清叟)外科集验方〕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赵宜真序曰。外科集验方一帙。乃禾川杨清叟所编述。以授吴宁极。宁极之子有本。以授西平善观李先生。以授于宜真者。其方简要。惜未版行。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74-1.html

方论(三十六)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六书〕六卷 存〔鲍氏(叔鼎)脉证类拟〕未见〔医方约说〕二卷 存自序曰。夫道无所本。则汗漫无归。学无所宗。则趋向靡定。之为道。而人命系焉。不亦重哉。予家世业儒。流传医道。厥有原自祖医系京师。予今叨授斯职。先君恒斋翁邑庠弟子员。受业大参节斋...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17.htm

本草(五)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虽方伎尔。然理微而道大。用广而功切。故称仁术焉。上古神农氏始尝百草而知药。轩辕氏咨访岐伯伯高少俞而知脉。后世始有生生之术矣。夫人之五脏六腑。气脉周流。阴阳穴络。上按天道。下俾地理。非冥心聚精。博沉思。不能入其奥妙。而况粗浮之气。疏略之...

http://qihuangzhishu.com/485/27.htm

经(五)_中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首篇耳。后世王冰释素问。以灵枢针经杂名。宋成无己释伤寒论。及各。凡引灵枢者。皆不曰灵枢。而曰针经。其端皆始于皇甫士安也。但针经二字。止见于本经首篇。其余所论。营卫输穴。关格脉体。经络病证。三才万象。靡不森具。虽每篇各病。必用其针。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8-1.html

共找到478,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