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困难,但中国医史研究正在走向世界,这是大趋势。中国医学通史的完成,是中国医学发展在本世纪九十年代中空前的比较系统全面的一次总结,但绝非最科学完美的终本,尽管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他学科文明史需要医史,人民需要医学史,医学发展需要...
...千顷堂书局、广益书局、锦章书局近代出版医籍百余种。上海大东书局30年代初聘请鲁炳康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世界书于1986年出版《珍本医书集成》90种,《皇汉医学丛书》72种。中华书局1941年出版蔡陆仙编辑的《中国医药汇编》。专业性的中医书籍...
...这些毕竟还只是零星的研究。1986年由中国人类学学会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人类学论文集》在不少方面,尤其是体质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在国内都属首次发表,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专集,但本书的成就主要是...
...有交流学术研究心得的园地。更重要的一点是,民族医史研究的理论问题已经提出,并开始形成一定的体系,如蔡景峰曾先后在全性民族学术刊物《民族研究》及《中国医药学报》上发表论文,论述民族医史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讨论民族医学中研究人才的学术修养与素质...
...、方论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
...受益。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
...135种舌图,运用分经、运气答理论,把舌和证联系起来,观舌成为诊断重要依据之一。2、问诊:中国医家历来重视问诊。李梃的《医学入门》指出,问诊必须详尽,他列出48问,妇人需再加4问,产后又加4问。徐春甫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完全依脉辨证。张三锡在《...
...刊行工作。公元1058年(宋仁宗嘉祐三年),朝鲜忠州牧翻刻中国医书《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公元1059年,安西都护府使都官及外郎异善贞也新雕《肘后方》等3种。这些医书的刊行,直接促进了朝鲜医学的进一步发展。高丽高宗十三年(1226),朝鲜医学家...
...层次和水平。六、微生物学1952年12月,成立中国微生物学会,设有兽医微生物,人畜共患疾病病原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等专业,1953年《微生物学报》创刊。当时的《微生物学报》不仅包括细菌学、免疫学内容,而且还登载病理学和寄生虫专业的论文。...
...中,也吸取了国外的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的交流,对发展和丰富中国医药学,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的地区和国家有九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