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证明,故始终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论争的结果,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较科学的诠释。这一时期的脉学研究仍以祖述内经难经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脉学原理,结合后世名家有价值的论述和研究者个人读书临证心得体会如以阐扬...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云南植物资源家底摸清占中国植物总量一半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12月22日,作为继中国植物学家完成中国植物志之后的又一植物学巨著--云南植物志,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过结题验收。植物学家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有了云南高等植物的"户口簿",摸清了占中国植物资源总量一半左右的云南植物资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32.html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简况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卫生、青少年心理卫生、老年心理卫生、心身医学和特殊职业群体心理卫生等专业委员会并开展学术活动。各省市地方和专业系统也纷纷组建心理卫生协会,开展活动。——引自:王效道主编心理卫生,浙江科技出版,1990年版以1908年比尔斯(C....

http://qihuangzhishu.com/967/338.htm

探索中医革新之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革新思想萌芽在医学领域形成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医学改良”遂成为当时中国医界最盛行的一种思潮。1904年,周雪樵在上海发起创立医学研究会,并创办医学报,旗帜鲜明地主张中国医学改良。陈莲舫、余伯陶等,组织上海医会,主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3.htm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1999年12月3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于新亚书院举办了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杨教授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杨教授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传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htm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为主体,以西医解剖知识作为经文注脚,近代大多数医家则倾向于仿照科学体例框架,参考西医学科体例设计中医学校教程,以新的思路纂辑内经时氏内经学秦氏内经学是民国时期盛行的内经研究著作秦伯未致力于内经研究历经数十年,早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王孟英认识到人烟稠密的地区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在论及预防措施时,科学的要求:“平日宜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引浊”,以保护环境卫生。这一时期,人们观察到苍蝇害虫污染环境,是人类许多疾病的祸根,唐黉外科心法认为“苍蝇闻秽...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4.htm

中国文与中国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中国文与中国人〔1〕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1.html

医学哲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祝世讷,1985年)、医学科学方法论概论(王玉辛,1986年)、临床思维及例证(彭瑞聪主编,1988年)、医学方法概论(1990年)。在医学与哲学中国社会医学中国医院管理中西医结合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7.htm

西医的传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学校,加之香港医学会的解散,合信设想建立香港医学校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后来香港出现的医学校与合信无关)但是,1850年,合信却在广州发表出版中文书籍全体新论,合信希望这本医学著作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方医学有益的教材。全体新论有过几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0.htm

共找到488,9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